《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2020-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马孔多原住民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插图修订第十四版)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属于“后浪大学堂”系列,作者是(美国)罗纳德·B·阿德勒(Ronald B.Adler) 、(美国)拉塞尔·F·普罗科特(Russell F.Proctor)。
第一章 人际沟通入门
1.1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生理需求
认同需求
社交需求
实际目标
1.2 沟通的历程
线性观
交流观
1.3 沟通的原则与迷思
沟通的原则
沟通的迷思
1.4 人际沟通的本质
两种人际沟通的观点
科技与人际沟通
个人化与非个人化沟通:平衡之道
1.5 如何成为沟通高手
沟通能力的定义
伦理的挑战 马丁·布伯的《我与汝》
沟通高手的特质
跨文化间的沟通能力
1.6 摘 要
Part 1 看入人里
第一部分:看入人里
第二章 认同:自我的塑造与展现
2.1 沟通和自我概念
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基
自我概念的特征
文化、性别和认同
自我应验预言和沟通
改变你的自我概念
2.2 自我的展现:沟通作为认同管理
公开自我和隐私自我
认同管理的特征
为什么要管理认同?
我们要如何管理认同?
认同管理和诚实
2.3 摘要
第三章 知觉: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3.1 知觉历程
选择
组织
诠释
协商
3.2 影响知觉的因素
生理因素
文化差异
社会角色
自我概念
3.3 知觉的倾向
对人严厉,对己仁慈
强调别人的缺点
最明显的最有力
先入为主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3.4 知觉检核
知觉检核的要素
知觉检核的考量
3.5 同理心与沟通
同理心的定义
枕头法:建立同理心的工具
结论:四个立场都具有真理
沟通文本枕头法实例:筹划一场婚礼
3.6 摘要
第四章 情绪:适时适地传达感觉
4.1 什么是情绪?
生理的因素
非口语反应
认知的解释
口语的表达
4.2 影响情绪表达的因素
性格
文化
性别
社会习俗
自我袒露的不安
情绪感染力
4.3 情绪表达的原则
辨认感觉
辨识感觉、说话和行动之间的不同
以口语阐明情绪
分享多样的感觉
评估何时与何处表达感觉
对自己的感觉负责
关照沟通渠道
4.4 管理困扰的情绪
有助益与无助益的情绪
无助益情绪的来源
自我内言
非理性思考和无助益的情绪
减少无助益的情绪
沟通文本行动的理性思考:应付令人讨厌的顾客
4.5摘要
Part 2 看出人外
Part 3 看人之间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