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顺藤摸瓜

2019-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汇悦谈情绪管理
顺藤摸瓜

昨天,发现橱柜放调料的大抽屉下,有一摊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什么纸什么皮掉地上了,也没太在意,想着收拾屋子的时候再说。

今天早上,发现那一摊黑的面积大了,知道肯定不是掉的东西了,赶紧瞅瞅是咋回事。用纸先把地上的污渍擦干净,很浓的酱油味,拉开调料大抽屉发现是一瓶倒着放的老抽滴渗出来了。而且这个滴渗应该是很久了,抽屉平台里渗出来的酱油都已经结晶成片,流到柜体的老抽蜿蜒着延伸到了柜边儿,滴答到了地上,就有了我看到的那一团黑乎乎。

对于素来患有家务不喜症的我来说,一看到这一大溜的酱油渍,烦躁马上升起,讨厌,怎么整的这么麻烦之类的想法迅速登场演戏。感受到情绪的变化,觉察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了,又开始演了哈…然后迅速转变自己的状态,轻松平静麻利儿的收拾。把倒放着瓶子拿出来,把柜体了洒出来的生抽干净,把瓷砖地面擦干净。完工,开心。

几分钟后,再到厨房倒水,发现地上又是一小滩,楞了一下,反应过来是原先残留在缝里的和擦洗时的水又渗了出来,麻利儿的收拾。

看似很小的事,给我的感触很大。首先每天很多时候就是在这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我们会被惯性的情绪、念头、习气、秉性左右。我们平时训练的觉察能力,刻意提起的觉知往往被专门使用在我们认为重大的事件重要的时刻了,小事儿上往往很随意很恣意。

再者,我们能看到的问题是外相、表象,解决问题要找到引起事情的根源,解决外相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而且解决问题除了找到根源(倒放的瓶子),还要消除以产生的影响(柜体里的痕迹),同时清理表象(地面上的污渍)。另外,还得留意延迟影响(又出现的污渍)。

就像非暴力沟通中,要以事实为基础(有污渍),而不是自己的评论判断(家务不喜症);面对事情自己产生的感受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也就会对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很模糊,在不清晰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的时候,处理事情大多是在外相的层面,认为的解决方案大多是去找别人的毛病了。(这是我的判断,呵呵)

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应用非暴力沟通,很重要的部分是清晰自己的所感所想所需,我们觉察的方向首先是向内的,如果发现自己总在说别人怎么了,那基本上就知道自己的方向搞反了。我们清楚了自己后,还要去清楚对方的所感所想所需,在这个基础上反复去沟通从而形成一致性意见。不是只有自己,也不是光顾对方。

还有就是,就算我们在应用非暴力沟通了,我们的习气和秉性也不能一下子断个干净,会时不时发现自己咋又那样了,没关系的,记得回来就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