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的“安边”大策
故人欣面款,令我得眉伸。/ 意有千金重,诗无一字陈。/ 清规看后裔,贤业想前人。/ 会续安边策,何当谒紫宸。——摘自范浚《次韵富修仲见赠二首其一 》
南宋形势图一是臣愿省冗官之大费,以益募兵,省遣使之大费,以赏战士。这是先贤范浚先生在进策《节费》中所倡导的。
在他看来,理财之要,莫先于节费。他借用唐德宗时左拾遗沈既济上疏中的原话:天下财赋耗费大者唯二事,一兵资,二官俸。沈既济(约750~约797),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 ,一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小说家、史学家。唐德宗时受到宰相杨炎赏识,建中元年(780)授左拾遗、史馆修撰。次年杨炎被贬赐死,他也被贬为处州司户参军。后复入朝,官礼部员外郎。在唐朝后期,官僚机构日益庞大,边疆战争也连年不断,政费、军费支出日益增多,因而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再加上统治集团的挥霍浪费,无形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是以由汉至唐,征战艰难,未尝不省吏员以救弊。”唐高宗对中书侍郎薛元超的谋划能力称赞有加,说:“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对孙处约的执行力(办事能力)十分相信,说:“处约一人,足办我事,何须多也。” 薛元超,本名薛震,字元超,蒲州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出身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 ,袭封汾阴县男,以门荫入仕。历任太子舍人、给事中、中书舍人,迁黄门侍郎,出任饶简二州刺史,入为东台侍郎,进爵汾阴县侯。仪凤元年(676年),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成为宰相。任相七年,多次辅佐唐中宗监国,以金紫光禄大夫之职致仕。孙处约(603~671),隋唐时期郏县的著名历史人物,曾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拜相。
《节费》全文从体制、机制两个方面,即在战乱时期,兵资无法减少的情况下,从省冗官之大费和省遣使之大费两个方面对如何节省朝廷财赋以资兵事进行论述的。(未完待续)
注:紫宸为宫殿名,天子所居,泛指宫廷,也借指帝王、帝位。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3月6日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