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儿
在北方的小城里,素有“入了腊月便是年”的民间说法。
人们在腊月里忙忙碌碌一个月,只为了在正月里可以好好地“玩乐”一番。
还记得,小时候的“年味儿”总是很浓。基本上,一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了年货的准备,而这个准备过程是漫长的。
因为那时候农村都是赶大集,而在过年前后的两个星期里面,是没有集市的,所以就需要提前储备食材。
因此,在进入腊月之后到年前的这段时间,人们不仅得隔三差五赶集采买生活用品、食材,还要亲手制作很多民间小吃,直到年三十这天才开启真正的“休息”时光。
印象最深刻的,是家家户户都会蒸馒头和包子,有早有晚,只要有空,就蒸上几锅,直到能吃到正月十几二十几。
馒头和包子放凉了之后,储藏在院子里的小翁里,那时北方的冬天根本不用担心食物会变质。
人们也会买很多很多的猪肉,基本就是能吃到正月底的量,把肉切成四方块,或生腌,或煮熟后再腌制,也是用一个小翁储藏。
啥时候想吃,就拿出来,虽不如鲜肉口感好,但已经是那个冰箱少见的年代里最好的冷冻方式了。
人们在十二月里,腌腊八蒜,熬腊八粥,蒸年糕,炸丸子,炸散子,炸鱼,炸豆腐。
而我最喜欢的,除了散子,就是炸丸子。
要想丸子炸的好吃,重点是食材,需要用到前几天妈妈亲手蒸的馒头,把皮剥掉,然后把里面的干馒头撵成渣。掺入面粉和蛋清,加入调料和自己喜欢的食材碎,搅拌。
至于丸子的口味,有的人喜欢往里面放香菜,有的人喜欢放胡萝卜,还有的人放白萝卜。反正很多选择。每次我和弟弟都能吃一大盆。
以前我是不太爱吃炸的白豆腐的,但是炸完之后用盐腌制的,我会吃一点。
长大后的我发现,炸豆腐放凉之后,切成1厘米宽,5厘米长的豆腐薄片,再切上一些葱白,按照凉菜的做法调制一番,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腊月里,除了要准备食材这一最主要的主题之外,还要给家人们买新衣,买对联和烟花炮竹,家里在二十四这天还要全家出动做大扫除,除夕夜之前熬白面糊贴对联。
这些事,都是孩子们可以协助大人做的,也是孩子们非常乐意做的。
那时候,过年是孩子们一年之中最快乐的时光了。不仅有漂亮的新衣服穿,还有很多平时可能吃不到的食物吃。
过年的时候,不管你走到谁家,家里总有花生、瓜子、糖和茶水备着,随时准备招待人,毫不吝啬。
街上的烟花炮竹声,从腊月二十几开始,基本就没断过了。好像这样,才有过年的氛围。
大孩子玩比较响的红辣椒,小孩子们玩比较安全的摔炮和仙女棒这些。没有烟花炮竹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而在过年前后,基本上,每家每户的门前也都亮着红灯笼,给每一位回家的人照亮前路。
谁曾想,多年以后,这些习俗都在慢慢消失,年味也越来越淡。
尽管瓜子、花生和糖,也是有准备着的,只是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有仪式感。
所以,逢年过节“吃饺子”的习俗变成了我们90后最后的倔强。
今年,yi情放开之后,人们热情高涨,再加上小甜甜现在懂得体会过年的氛围感和仪式感了,我突然就找到了久违的“年”的感觉。
很想趁此机会,和我的闺蜜、我的夫君、我的小甜甜一起重温我的童年,尽情感受家乡浓浓的“年味儿”。
在这里,预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