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甄士隐听了“好了歌”为何会离家出走
甄士隐听到跛足道人念叨“好了歌”:“好便了,了便好,若不了,便不好”,再经道士一点拨,便跟随道人出走了。
这里有宿命的成份,但却有根源。
甄士隐本是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观花修竹,但求安稳快活之人。其和夫人半世才得一女,自疼爱有加,但在孩子3岁时,因下人看管不力,不慎丢失于元宵佳节,士隐夫妇伤心欲绝,“几乎不曾寻死”,竟病了一月。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葫芦庙炸供失火,因此方人家多竹篱木壁,于是牵连将整条街都烧了,可怜甄士隐就在隔壁,也被烧成了瓦砾堆了,甄士隐只得携家眷投奔岳丈。
然而岳丈是个势利靠不住之人,见了甄士隐狼狈的样,甚是瞧不起。
甄士隐是个读书人,因不善生理稼穑,自难以维持生计,他变卖了田宅,换得些许银两,也要被岳丈人盘剥,岳丈不帮他也罢,反人前人后说他是好吃懒做。这样勉强维持两年后,他的日子是越发艰难。
甄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贫病交加,让他看不到希望。一个失去希望之人,活着也不过行尸走肉罢了,逐渐显出了“下世的光景”。
恰此时遇到了这个跛脚道士,让他看穿了世上的一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无非不过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的慧根让他明了天机,但是不能泄露,只能将真事隐(甄士隐)去,随了道人,表面看士隐离家为隐真事,但实际是一个落魄人自我逃避的一种选择,其根本还是为后面做铺设,也是在暗示贾宝玉的遭遇。
士隐和宝玉的遭遇出奇地相似。他们都曾是富贵人家,都不喜功名之人,都曾经历一梦幻,都曾到过太虚幻境,且都看到一副对联:“假也真时真也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他们的结局也是一样:家破人亡,最后抛下家眷,出家而去。
只是宝玉较甄士隐愚钝,需要经历几番风流冤孽,世事变迁,方能悟得红尘。故此,也为后面虚虚实实的情节伸延做了个引子。
封建社会,男人的去处,要么为官为爵,要么出道为家,这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合。对于一个落魄男子,出家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但今天后人看来,这无非不过是另一个悲剧。因出了家就真的是“家破人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