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笔下的自己
如果趁了“百万”,就可以称得上“百万富翁”的话,那么,时至今日,我这个“百万富翁”的名声,应该算是坐实了。
从一字不“趁”的穷光蛋,到把“百万字”收入囊中,跻身“百万富翁”行列,大概用了不到三整年的时间。
习惯所致,我喜欢自己跟自己比,这个速度虽然不快,但我很满足。对于一个特别容易满足的人来讲,傻乎乎的偷着乐那种感觉真的特别好。
当然不能跟那些总是皱着眉,有鸿鹄之志的“人物们”去比较。在他们拿着“卡尺”,对自己的气质和形象进行严苛打磨的时候;在他们照着“说明书”的规矩,去“雕琢”自己那些“大作品”规格的时候,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仗着那份不思进取,给自己“偷着乐”找到一千个理由。
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歪着脑壳儿“回头望”,总是用“复盘”这种办法,跟过去的自己算小帐。因为那样会越算心里越憋屈,越看自己的路越窄。我更喜欢“朝前看”,心无旁骛地用自己的文字记录过往的自己,享受这个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惊喜和感动。
用“复盘”那种方式对待过往的自己,我觉得是煎水作冰。每一天的太阳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日子,也各有的样子,若想按照原先的走法,再把走过的路,返过头去,重走一遍,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靠零打碎敲的时间,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记录一下过往的点点滴滴比较容易一些。
站立点的高度所限,导致潦草的文字,注定是逃不过家长里短,没什么格局,也挤不出营养;狭窄的眼界,咋折腾也是跳不出坐井观天,仅一孔之见,更算不得分享。
但是虚荣心作祟,控制不了自己的时候,时不时地还会没羞没臊地,拿出来得瑟。
之前一直觉得听不见赞美,得不到认可,是别人的错。其实,地理学家早就告诉过人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听不到赞美,得不到认可,说明了什么?不用问,咱都清楚,只不过是块人见人踢的石头。
还能写出几个“一百万字”?还真没想过。但会一直写下去,这一点是不会动摇的。
至于,会以哪种方式来写,暂时还没太想清楚。可能写在屏幕,可能写在纸上,也可能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