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考作文成绩的道与术——听《写好中考作文的10个关键词》
齐帆齐微课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13篇1550字,累计22373字。
教育行走直播专栏每周日晚8点准时与我们相约。行走直播专栏是教育行走者学习的地方,更是教育行走者展示自我的舞台。
大家在教育行走现场吸取着前行的力量,教育行走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有的走得快的伙伴成长快些。他们有了更多的成果。
大多数教育行走美仁都是乐于分享的,他们把自己的探究成果无偿地献给朋友们。有些分享主题,分享内容,不只是老师需要,学生和学生家长也很喜欢,比如《写好中考作文的10个关键词》。
这是4月18日,教育行走直播专栏第二十八场,由苗旭峰老师带来的分享。
作为老师,作为学生家长,我反复听后,感觉干货满满。特别佩服苗老师的研究精神,也喜欢苗老师活灵活现,轻松幽默的分享方式。这个周末争取让我的孩子也听一听。
苗老师用10个关键词"书写、审题、文体、标题、开头、内容、结构、语言、亮点、结尾"就把中考作文的道与术阐释得淋漓尽致。
我想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若能用心地听一听。短时间内提升个三五分或10来分是没问题的。
我很认同苗老师所说的剑气合一观点,特别喜欢苗老师说的这句话:"只关注考分,是很可怜的;不关注考分,是不负责任的。"
作为一个有点教育常识的人,只关注考分,那真的是很可怜的。大人可怜,孩子也可怜。
但在现在这个社会,教育学习环境如此,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你完全不关注孩子分数,那是不可能的,也的确是不负责的。
所以对孩子的中考作文,道与术都要关注。
苗老师通过10个关键词的阐述,很好地呈现了中考作文道与术的结合。让学生既关注内在,又能通过一些小技巧,在短时间内提升作文分数。
苗老师的讲述深入浅出,很形象,孩子们也比较容易接受。
比如,说到书写。苗老师说,书写是第一生产力。
她除了给出两篇不同书写的文章照片,还给出了一胖一瘦两个形象不同的人物,让大家很直观地看到"画面"给视觉带来的不同感受。
苗老师还归纳出了100个常用易错字。一些字的书写及简单的用法,特别的注意事项,苗老师做了细致的解读。
除了这100个易错字要注意。苗老师还强调了书写所需要的字数,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修改要注意的方式。
这个我们一笔带过的书写问题,苗老师研究得那么透彻,每一个关注点和分析都那么细致入微。
其实对10个关键词的解读,苗老师都说的很透彻。而且也都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这次分享她也毫无保留地把她的研究成果呈现了出来。
比如,谈到如何拟定一个好的标题?苗老师就提出了两个重要原则:准确通顺简洁——温饱;新颖艺术吸睛——小康。
还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指导:
实物入题法,如《酒香中的的父爱》《流泻在梳子里的爱》《母亲的蓝底拖鞋》等。
情景交融法,如《雪天,路灯下的你》《又到梨花开放的时节》等。
化用诗词法,如《当时只道是寻常》《满院蔷薇一夜开》《人生若只如初见》。
虚实结合法,如《栽种童年的约定》、《倾听千年》
关键词扩展法,如"心灵":美丽心灵,素心如雪,心灵是一棵开花的树。
说到亮点,苗老师也做了一些总结:一篇文章至少有一处亮点。可以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可以是一处精彩的修辞,可以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警句......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振。
说到结尾,苗老师也总结了几种方式:卒章显志式;呼应开头式;自然收束式;妙用问号式;以景传情式;类比联想式。
每一个关键词的分享都有比较经典的总结,也有很详细的案例。
她分享的例子中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她曾经的学生胡苗苗用事先准备的几个案例,结合文体所需,通过更换小标题及结尾,紧扣主题,完成了5个主题的写作任务。可以说整篇文章换汤不不换药,却一次比一次拿高分。
里面的主要内容都不变,唯一有所改变的是小标题及结尾。通过这些改变使她准备的案例契合文章要求。所以文章越写得分越高。
苗老师在分享的过程中所用的例子不少,加上她充满激情的表达,不知不觉间,她居然分享了两个多小时。
苗老师的这个讲座,针对的是中考考生,但我觉得小升初的孩子,或要参加高考的孩子,也会有所启发的。
分享一下,希望更多的老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能看到。在重要的考试中,更好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