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80】用记录代替打卡
翻看朋友圈,看到微信好友一个月的总结,回首自己这一个月来的所做的,却还需要重新去找,这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带着这个思考找到了《认知觉醒》这本书,里面《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一文,确实如作者所说,大多数人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下,都会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不自觉地降低标准,此时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已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完成打卡任务。人们坚持的动机,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从学习本身转移到了完成任务上,由内在需求转移到了外在形式上。
想想自己以前给孩子打卡,有时候没来得及,就随便应付了事。每次只为完成任务,却忘了为何要学。
打卡活动自带任务心态,人们每打一次卡,都要面临一次任务闭合需求,这在开始时并无大碍,但动机一旦转移,人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你每天要打卡记20个单词,如果今天时间来不及了,但为了完成打卡,你就可能随便扫几遍,告诉自己学过了,先让任务闭合再说,不然总惦记着这事,心里难受。反过来,如果今天时间非常充裕,你一早就完成了记20个单词的任务,打卡一结束,任务就闭合了,此后,你的学习动机衰减为零,你也不会想着再多做些探索。
这就是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所以单纯抱着打卡这一任务心态去学习,很少会有强烈的主动性,毕竟在任务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关注的是完成情况,对任务本身没有更大的热情。
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代替打卡呢?我觉得很多人应该用的就是记录这一招。这一个月,每天听一节课,写听课笔记,写评课记录,但都记在本子上,但是以后本子一丢,也许就不知道写过了什么了。现在的听课账本,就能让我看到每次的记录,同时也可以把每堂课中的亮点记录,也可以让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相应的点和可供学习的点,这样也方便自己查找内容。
现在发现,很多人一个月的记录清清楚楚,一年的记录一下就查到了,应该就是记录的作用。当你一目了然的看到所经历过的那些内容,一眼就看到自己曾经的努力,不为炫耀,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