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在外过年是种什么体验
独自在外过年是种什么体验
本来以为除夕只是普通的一天,会像许多个平常的周六周日的其中一个,只是休息的一天。但事实是,不管你想不想过这个节,都有人强迫让你知道这是个团圆的节日。
这是我在国外求学的第一年,也是正割舍对家乡怀恋的一年。下午四点便早早回到单人宿舍,总觉得是除夕,就算吃不上团圆饭,也该放松放松。
于是我煮了刚来时最爱吃的辛拉面,又特意加了四个饺子,还是肉馅。再想想明天就是新的一年,又破天荒地煎了一个鸡蛋,耐心地用筷子把蛋黄挑开,笨拙地翻面,煎到金黄。打开微信,亲人群里的大家也都做好年夜饭了。每家的年夜饭都是不一样的菜式,却是一样的味道,喜悦和团聚的味道。
圆圆的桌子,最中间摆一大碗汤,以它为圆心在旁边堆满鸡鸭鱼肉和青菜,合成一个圆,这摆盘就算完美了。大家围坐桌前,举酒,碰杯,在这寒冷而耀眼的夜。我也想举杯,却发现今天没有买可乐,准确来说,从出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买过可乐了,在花着父母的钱完成自己的求学路上喝着这种不为解渴的饮料,稍显奢侈。
但好在总有人挂念。爸妈是第一个跟我视频的,我不在的缘故,家里的团圆菜似乎少了几样。爸爸一直拿着手机满屋子跑,说这是羊肉火锅,还给我看他今年掉的鱼,在掉漆的红色盆里养着。妈妈依旧不会找最美的镜头,仰着脸跟我唠叨,说来说去还是那几句。
"别舍不得用钱。多买点吃的。"
"女孩子要多吃红枣,小心贫血。"
"天黑别在外面逛,注意安全。"
我一一回应,再三表示会照顾好自己,她才放心地挂了电话。
第二个视频的是闺蜜,她给我直播了老家漂亮的烟火,过年的喜庆,有一大半是在夜里的鞭炮声中漫出来的。屏幕里她的脸被火光一点一点地映出来,每个表情都是灵动的,充满笑意。
最后接了男友的视频,他刚陪家里人打完麻将就赶着来陪我了。与他说了什么话我已记不清,只记住了他和他妈妈的对话。快10点的时候,他妈妈端了一碗汤给他,我就屏住呼吸,小心地听他们讲话。
"来,喝点汤,里面有板栗,怕你不喜欢,就挑了一块肉,不多。"
"怎么还有香菇?"
"香菇吃了好。你都喝了,喝完我把碗拿下去洗了。"
然后便是瓷汤匙碰到碗的清脆声,宛如风铃。
听着隔壁华人电视里传来的春晚声音,突然觉得宿舍隔音效果差也不是一件坏事,这竟然成了我所能切身感受到唯一的过年气氛。以前我是不爱过年的,除了抢红包,所有的风俗习惯好像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扫去一年浮尘的大扫除我觉得太累,穿上新衣挨家挨户地拜年我嫌孩子气,就连和家人一起看春晚都觉得没有看一个综艺有意思。初一到初七走亲戚也不过是找一块静地拿着手机,也许每一个我置身于春节的时段里,都没有一分钟真正融入这年意。直到自己真正回不去了,才开始怀念那一场讨论家长里短,维持灯火通明的盛宴。
一个人独自在外过年的感觉就是,虽不可怜,却也清冷。我开始明白火车站人群的拥挤,背着大包小包行人步履的轻盈,一颗不管走南闯北都向往归家的心。如果可以,我也想从帮爸爸抚平对联纸开始,过一个万家灯火明的春节,听一听那新年的晚钟与鞭炮齐鸣。
可惜,我的春节,早就在二十几号的某一天,接连把亲戚梦个遍的那两天,就算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