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精品诗文语文 语花诗雨落远方

《甘菊赋》赏析

2024-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水河

一、引言

《甘菊赋》是宋代理学家范浚所作的一篇辞赋。范浚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变迁。他在赋中通过对甘菊的描写,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甘菊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虽然有许多实用价值,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忽视甚至摧残,这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隐喻。

参见《四部丛刊》

二、诗赋选读

原文:尔英之可药兮,将使人寿而不死,因见髡于朱孺子。 尔叶之可蔬兮,将使人饥而得羹,因见戮于天随生。 既髡既戮,根茎瘁秃,尔曾不如不材之木! 大为盘瘿,细为卷曲。 永无济世拯人之用兮,迄天年于穷谷。

译文: 你的花朵可以入药,能够让人长寿不死,却因为被朱孺子剃光了头发。 你的叶子可以做蔬菜,能够让饥饿的人得到汤羹,却因为被天随生杀戮。 已经剃光了头发,已经被杀戮,根茎困顿秃败,你甚至不如那些无用的树木! 大的成为盘状的瘤子,小的成为卷曲的枝条。 永远没有济世救人之用,只能在荒僻的山谷中度过余生。

解读

赋文结构: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甘菊的药用价值和被朱孺子剃光头发的遭遇;第二部分描述了甘菊的食用价值和被天随生杀戮的遭遇;第三部分总结了甘菊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主题思想: 此赋的立意在于通过甘菊的遭遇,反映社会中的不公和不义。甘菊虽然有用,但却因为某些人的自私和无知而遭受摧残,这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作者通过对甘菊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三、探讨

典故运用:范浚是用典的高手。“ 因见髡于朱孺子”,却因为被朱孺子剃光了头发。髡,剃光头发;朱孺子,人名。 三国吴永嘉人。吴末入赤水山中学道。服菊花及术饵。后遇西归子,授以要言。二十年,传为西王母所迎,乘五色云车登天。“因见戮于天随生”:却因为被天随生杀戮。天随生,人名。唐代诗人陆龟蒙,称“天随子”,作有《杞菊赋》(并序)。朱孺子、天随生他们代表了那些对甘菊有用价值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摧残的人。

突出赋的讽刺功能。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尔英之可药兮,将使人寿而不死,因见髡于朱孺子”这两句,通过对比甘菊的药用价值和被剃光头发的遭遇,突出了社会的不公。“永无济世拯人之用兮,迄天年于穷谷”这两句,表达了甘菊的悲惨命运,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四、结语

《甘菊赋》是一篇寓言性质的辞赋,通过甘菊的遭遇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赋中通过对甘菊的描写,展现了甘菊的多种用途,如入药、做蔬菜等,但这些用途并没有使甘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反而因为某些人的行为而遭受摧残。

附录: 作者简介

范浚(1102~1150年),字茂明,号香溪,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范浚博学多才,尤以辞赋见长,著有《香溪集》等作品。他的辞赋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