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 阻碍深度思考的9个思维定势
【思维导图实战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70/300

思维定式️1.因果倒置
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
例如: “好累呀”➡️“休息一下吧” “A产品销量不佳”➡️“必须想办法卖掉”
如此,得出治标不治本的答案。
思维定式2.满足于普通解
遇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只停留在原先普通的解决方式。
“长胖了”➡️“减少脂肪摄入”“做运动”

思维定式3.依赖框架
使用框架进行信息整理,隐约觉得自己思考了也理解了,就停止了进一步思考。
例如:“swot”,仅仅是这四个方面的不可取的,必须组合成应对策略....
框架并非不好,而是依赖框架这一思维定式的危险之处在于,通过信息整理本身获得成就感,仅仅来自信息整理而非思考。
思维定式4.范围适应
就是用事物分类寻找解释的思维方式。
例如: “他太爱较真了”➡️“因为他是理科生嘛” “这个人真是风度翩翩呀”➡️“那个人好像毕业于某某大学” 。
范围适应的思维定式最大的问题在于讲逻辑基础建立在世间传言上,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思考。没有回答“为什么”。
思维定式5.思考止于关键词
不深入思考问题,而只是一味追逐好看的关键词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让自己有已经明白的错觉,从而停止思考。最后是似懂非懂实际什么都不太懂。
例如: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价值提供”“顾客满意度”.....用这些话总结是欠缺具体性的。
不是说关键词不好,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具体的关键词是很有意义的。比起关键词本身,更有意义的是找寻关键词的过程。这和思维导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思维定式6.执着于初步假设
假设是需要随着新的信息及发现不断进化的,可是执着于初步假设,就会封闭进化的道路,使得思考停留在刚刚发现本质的“一角”而无视“全貌”。
典型的症状就是在议论中频繁使用“但是...”“然而....”“可是....”,这显然是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假设之中。

思维定式7.忘了思考的初衷
思考时丢失了本来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时,会不知不觉的把信息收集和整理当作目的,而忘记了为什么这么做。
又或者热衷于分析,陷入了为分析而分析的误区....
忘记初衷的结果是大脑停滞,身体机械运转。经常被问到在:“所以你究竟想说什么?”
思维定式8.偏重过程
就是把“执行程序”当作思考。
例如上司问:“你认为顾客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时,回答:“我认为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顾客的需求”。
这种回答不是真正的思考,认为在执行过程中答案会“主动出现”,但这绝无可能。
思维定式9.失去独立思维
不知不觉中懒于自己思考,更多的是依赖他人的想法。
这种人经常会说:“......是这样吧”“如果.....的话,是这样吗?”
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大量几乎和说相声一样一唱一和的对话....
例如:对方:“也许我们必须改变工作方法。”
你:“是啊,现在的工作方法效率不太高…”
对方:“话说回来,我们的管理层制定的政策确实挺糟糕的。”
你:“对啊,果然还是管理层的问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