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牛市来了更重要的事-如何正确投资
7月6日,比上海特大暴雨更令人心神不宁的是中国股市。仅用半天时间,沪深两市成交量就达到9400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过去绝大多数交易日一整天的成交量,上证指数涨幅超过5%,深指超3%,创业板超2%(后面喵大叔会专门讲解一些金融经济的术语,帮助小白增进相关知识)。继医药股、科技股、消费股不断创新高之后,大金融板块发力,券商股集体涨停,市场呈现普涨行情。媒体的标题也开始出现两个灵魂拷问“牛市真的到来了吗?”以及“牛市还能延续多久?”
抛开这些不谈,其实牛市,或者说结构性牛市(一些票涨,一些票不涨)从19年初就开始了。喵大叔也是那个时候入市建仓,主要原因是:
1、那个时候行情还不是很火爆,大家还在将信将疑。这才是布局最好的时候。股市里最重要的就是逆向思考的能力,什么火追什么,看似安全,实则放弃了安全边际。
2、喵大叔目前主要从事房地产基金的投资工作,但是这几年监管不断加强,严防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但是市场资金面又相对宽裕(经济不好需要放水刺激),余额宝的收益已经降到了年化1.5%,物价也不能涨的过分影响民生,钱会去哪里?
3、接触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分析方法,觉得是可以实践的。
之前虽然喵大叔是做金融的,但是金融圈没有大家想得那么高大上,大部分人做的都是“资金掮客”
,也就是把货币这种商品,从A运到B手里,中间赚点费用。因为我们国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就是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有个中间人。房地产融资也是如此,你很少会去买恒大的股票或者债券,但是你的父母和亲戚中肯定有人买过恒大的信托理财或者私募基金,信托机构和私募管理人就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做这类投资更看重的是借款主体的信用和资产的质地,所以我们去看股市的时候会觉得很虚,感觉里面都是炒作、内幕等等。当然,现在中国股市的问题还是很多,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处罚力度不够大等等,但这些种种问题都不能解决当时喵大叔或者大部分人一个问题:手里的资金该怎么打理,怎么保持它的价值不缩水?
首先,喵大叔明确反对在对股市、对风险一无所知的前提下贸然下场。网上很多文章劝人远离股市喵大叔认为是对的,这中间各种情绪的放大、人性的弱点一览无遗。如果你没有一个正确的投资观,花足够多功夫深入研究,最好不要轻易下手。市场里流传一句“七亏两平一盈利”的说法,也就是最后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赚钱离场的,这个跟我们的经验直觉都是相符的。但是不是就说我就不碰了?这样可以完全规避风险,正如你不出门就不会出车祸。但如果你还是有一点追求的,希望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打理得更好,或者在有一定资本的时候,能够靠资本去赚钱来保证自己的生活水平,喵大叔觉得不妨先好好了解下什么是股票。就像有一个人告诉你:你终究会死的。这句话是对的,是正确的,但是对你怎么去过好每一天没有任何帮助。。。喵大叔也不是什么一定是对的,什么股票一定是涨的,如果大家能通过我的文章了解一些基本的金融经济学知识,对股票这一投资工具有个客观的认识,在大家都热火朝天的时候不贸然all-in,在大家都嗤之以鼻的时候不再踩上一脚,这个就足够了。至于大家的投资能做到什么程度,这就看自己的努力了,甚至在努力了之后觉得还是不适合然后退出都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个时候你也可以找到一些市场上优秀的管理人去帮忙理财,你和他能在一个频道上对话,去分析他的思路到底对不对。
投资主要是赚认知的钱,你的认知在第几层决定你赚多少钱。一个好的投资其实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你买入之前会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分析,但一旦买好,就简单关注其基本面即可,不需要每天盯盘,那个是trader交易员做的事。。。这是另外一个领域,但喵大叔希望生活不要完全被股票所捆绑。我要找到的就是一个能持续稳定盈利又不要每天盯盘的策略,因为人生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年轻的时候知道一种方法并去实践,把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努力工作赚钱挣本金上,在有一定本金基数的基础上,回溯过往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最后让资本帮自己“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