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徐老:一封涂涂改改的推荐信
每每翻看徐老的这封推荐信,都有一种见字如面之感。徐老的点点滴滴,都会因为这些手稿而让我重返那一天,那一刻。我的博士论文《与时间对峙——王安忆小说论》在取得学术出版基金资助的道路上,得到了包括以徐老为首的几位老师的最及时、最真诚的帮助与肯定,让我一直心存感激,不能忘怀。
2008年的时候,我和同门刘晓丽博士一起去给王铁仙老师拜年。王老师也是我的博士论文评议人,对我论文的不少观点相当认同,因此也就有了一些乐于聚在一起的契机。
到王老师家之后,他乐呵呵说起他的学生郑崇选博士也在华师大出版社工作,最近送他一本自己的专著。我拿过来一看,上面标志着“上海学术出版基金”,然后我就问王老师这个基金怎么回事,如何申请。王老师马上又打电话问郑博士,得到的信息是:出版局每年会和上海所有出版社发函,让出版社鼓励编辑积极申报,以从实际层面推动和支持学者型编辑的发展,而且还有千字三十稿费呢。我听了之后喜出望外,都想对着天空唱“小虎队”的歌了。因为以我的个性,绝不会选择自费出版这条路径,写得这么费劲,还要自费?岂有此理!
于是我就开始等待出版社通知我去申报。等了一年多都没动静,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就直接跑去出版局打听,打听到出版基金的事情是吴士余老师在负责。我一听说是吴老师在负责,就放心了一半,因为我在刘士林老师图书的致谢里看到过吴老师的名字,说他对青年学子的事情都特别热心。于是我赶紧带着自己的博士论文,直奔出版局吴老师的办公室去向他请教出版事宜。
吴老师一听我自报家门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就很欢迎,再听我是做王安忆研究的,论文好多章节都已经公开发表过,就更加欢迎了,说申报工作这两天就要截止了,那你赶紧找两位老师去写推荐意见,写好连博士论文一起给我就好了。
我一听说时间很紧张,想着如果老师们都在家,我就今天都办好吧,然后就给徐中玉先生打电话说明请他写一个推荐意见,先生说那你过来,我马上打车过去了。到先生家里后,发现稿纸都在书桌上铺好了。我和先生说我可以写个草稿,您抄写一下就可以了。结果先生说,我自己写给你吧。接着先生就神情专注地奋笔疾书起来,我看着先生在那里涂涂画画,颇为认真,心想您哪怕就写一句话也够了。待到写好,先生看看涂改得如此厉害,像个要交作业的狼狈的小孩子一样,自言自语说这样可不行啊,打算誊写一份,幸好我反应敏捷,马上说您可别誊写,您誊写的没有修改痕迹的东西,别人会以为是我写好请您抄写的,您这个版本才是带着您思考的过程乃至您岁月的痕迹的,这样才真实、可信啊。最后,他又从抽屉里找出自己的名章,充满仪式感地敲在了自己的名字上面。而我真是对他佩服之至,读手稿会发现,他竟然还有能力写得相当流畅,这一年他95岁了。紧接着我匆匆告辞,马不停蹄去请王铁仙老师写了一封推荐信,那封信的手稿我也保存着。
我保留的这些推荐信,能说明我们师大中文系在徐老这位精神领袖影响下形成的相对团结的优良传统。徐老对于所谓“运动”的认识极为深刻。他说:古有“文人相轻”,后多路线斗争,煞有介事。几次运动中,一茬被批倒,最早的批人者却成为第二茬的倒下者,第三、四茬受苦更多,成了“黑帮”。几茬牛鬼蛇神,“监改”时济济一堂,同是天涯沦落人,何况相逢原曾识。“劳改”中就平等了,有的当时尖锐有加,此日哭笑无从,痛定思痛,相濡以沫,乃成熟友。有些误解,在平等地位时即不致发生,有了也容易化除。合作共事都未必能振兴文学,更经不起再消耗在阋墙于内了。但愿都走大道,不入私门,各尽所能,即使目前繁荣不了,未来总能做到。徐老的这段话应该是他任中文系主任期间再三强调的,而且在我看来,母校中文系经过四分五裂的惨痛教训之后,应该是达成了如此共识的。
但是,自从我入师大中文系,就不止一个学长屡次提醒我,你可不要乱蹿师门哦,中文系很有门户之见,如果你得罪了自己的导师,你会死得很难看。当时我大概是硕士刚入门,给他说得从此“闭关锁国”了好多年,一度都有点抑郁和自闭得像林黛玉了,生怕大大咧咧史湘云一般的自己在这个“贾府”得罪了谁。直到逼不得已,需要为自己的事情做各种打算和各种奔走,才开始一步一步地“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起来。在我这些年如茕茕白兔一般的奔走中,我发现师大中文系没有老师会拒绝一个果真有所追求的学生。
在母校出版社出版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又和宋坚之编审成了忘年交。宋老师是茅海建老师的夫人,从此我就有了拜读茅老师佳作的机会。宋老师告诉我,这批申报基金的博士论文只有我和古籍社一个编辑的最好,其他的质量太差,都让她退回去了,如果退改还达不到要求,就不能出版了(后面确实有未能出版的);而且鉴于这种不堪的整体质量,出版局有关方面已经决定停止这一基金了。我听了之后,很为自己当年尽管有孕在身,依然努力发出“洪荒之力”感到庆幸,如果没有当初对自己的要求,很难有机会遇到师大的这些“贵人”,那么,就会始终如林黛玉或者妙玉一般,完全封闭自己,永远活在师大中文系门户之见很深的偏见里。
可以佐证的是,那一两个当年提醒我不要乱蹿师门的学长似无学术方面的建树,毕竟,一个人和一个国家一样,改革开放是硬道理,你缩成一团在角落里浅斟低唱肯定没有出路。而回想他们之所以如此悲观,确实是因为中文系在1958年之后被“运动”搞得四分五裂——全国都是这么一个状况。可是,正因为如此,在“文革”之后,在徐老提倡的一笑泯恩仇之下,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学术自由也在践行,导师们即便彼此之间存在着以前结下的“梁子”,也不会针对彼此的学生。根据我后面不停“撞”入各门的体会,老师们对于学生,都没有所谓成见。除非你很刻意地在师门之间捞点利益和便宜,那样才会招致老师们的反感。
徐老说:“求学不比从商下海,只要沉得住气,意志和时间便成实力,铢积寸累,总可成功,无惨败之理,这种实力自亦不易。” 在这么一个喧嚣浮夸的商品社会,一个青年学子只要能够做出真正带着自己体温、阅历和思考的东西来,我相信,所有老师都会惊叹于你能够在心中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都会为你尽其所能地开通各种绿色通道。
我与徐老:一封涂涂改改的推荐信 我与徐老:一封涂涂改改的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