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的书藏着你的气质
一、为什么要读书
余秋雨在一本书中这样写到:阅读的最大目的是摆脱平庸,早一天阅读就多一份生活的精彩,迟一天阅读就多一份平庸的干扰。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很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而我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董卿也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能够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几天不读,就会感觉像是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不论是《中国诗词大会》还是《朗读者》,她总能出口成章。那一份淡雅、从容的气质,恰恰就验证了这句话:你读过的书里藏着你的气质。
读书的人,脸上是温柔的,内心是平静的。
书读多了,潜移默化的,修养和气质也在不断提升。
而作为语文老师,更要做个读书人,否则,又如何能要求自己的学生去读书,并爱上读书呢?
为了给学生做好榜样,我也开始了边读边写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那心中萌芽的读书种子不断滋生着。久而久之,阅读变成了一种习惯,哪怕在忙,也要抽空看一看,记一记。
二、让坚持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能读书,还要懂坚持。说到坚持,我想起了两个人: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谭元元和中国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她们俩对艺术的坚持让人佩服。
美的坚持 艺术的坚持这是一个舞者的坚持,这种坚持背后,更是像僧侣一般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和坚守。极致美的背后,是像苦行僧一般的自律。
相比她们的艰辛,花时间读书恰恰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可我们是否有为读书坚持过呢?我们又能否做到自律的读书呢?每天看似总有忙不完的事情,留给自己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要么没时间,要么被身上的懒虫打败,要么被手机诱惑,能坚持读书是难上加难。可我想,我们在忙能有董卿她忙吗,她每天睡前都还要花一个小时去读书呢?鲁迅先生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
我的阅读时间不是非常固定,利用没课的时候,中午不午休,晚上回家,孩子睡着后。时间真的是“偷”出来的,每天努力挤出一点点时间,哪怕只有十五分钟,哪怕只看一句话,一年下来也是不小的收获。
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坚持,寒假里我果断报了群里的共读,参加打卡。这也是督促自己的一种手段。要么不报名,一旦报名,我就不会允许自己轻易放弃。有大家互相督促,互相陪伴成长,反而更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每次翻看着自己的读书笔记本,那记得满满的一页页,一笔一画书,写着自己的收获,内心会有一种喜悦感和成就感。而我也会把这种喜悦分享给学生,希望他们也能坚持阅读,坚持做读书笔记,让自己也收获这份成就。
阅读,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它似乎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寄托。
三、在读书中修行自己
对于不是专业语文老师的我,只能通过读书,不断的摸索语文教学方法。于是,我选择从语文教学的书籍开始阅读。王君老师的《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最近在读),让我对语文教学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于永正老师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文化人即“读书人”。不读书,就“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语文老师不读书,别说“消化生活”,就连一篇课文也“消化”不了。一开口、一动笔,甚至一投足,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读书人。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言谈举止,以至心灵状态。读书同时读自己,明理导行,学以致用是我们读书的最重要目的。职业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是个读书人,成为终身阅读者。
于老师的话语如警钟般再次敲醒我,读书很重要,语文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读书榜样。然而这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量64本,而我们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量不超过8本。这巨大的差距值得我们深省其背后的原因。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自己都不爱读书,如何能教育出爱读书的学生;作为父母,我们自己都不爱读书,如何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
当然,愿意读书了还不够,还要会读书。选择什么样的书读,因人而异。作为老师也不能只局限于专业的书。诗歌、传统文学、小说(科幻、奇幻、写实、历史、悬疑)、人物传记、知识类、儿童书等等。从自己感兴趣的先入手,阅读不是义务,没必要把它变成一件不愉快的事。
在阅读的道路上,我也在不断摸索前行。尽管困难重重,但我相信,阅读能改变人的人生,阅读能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在读书中修行,在读书中做最好的自己,在读书中摆脱平庸,滋养我们的身心!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走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此刻,你愿意捧起一本书,细细的品读它吗?那就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