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能竹桃苑谈写作

《在细雨中呼喊》-解读余华

2018-12-29  本文已影响33人  彼岸晓吾_5c83
《在细雨中呼喊》-解读余华

若想真正了解余华,晓吾建议反复阅读他的《在细雨中呼喊》。

大家都读过《活着》和《兄弟》,笔者认为,《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最好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余华的作品,没有这本书垫底,不会有后面的两部长篇,换句话说,读懂了《在细雨中呼喊》,才能真正了解余华。

《在细雨中呼喊》开启了余华创作长篇的热情,他采取了递进式手法,在作品中推动人物的命运。这本书之所以深深地打动人心,是因为作者加入了许多真实的童年记忆,比起其他作品来更真实可信。

本书的叙事结构,带着作者早年先锋文学的色彩。余华将叙事技巧作为手段,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以回忆为线索,不动声色地展开。这样的手法,真实感极强,迅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令读者很快进入角色。

不同于其他作品,本书的章节具有特殊性,每一章都以一段时间为主题,每一章与全书并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只是单纯地讲述那段时间里的故事。

余华把过去和现在连成一片,构成错乱的时空,写出一个人成长的人生历程,从南门到养父王立强的家,这些不连贯的时间,通过意识流串成了故事的主线。似梦非梦,令读者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碎片式往事。

在这里,回忆并没有具体意象,而是重复了直觉本身,读者仿佛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人生的伤痛和变故。童年在回忆中再现,跨越了时空,又一次穿插在过去和现在之间,这种奇妙的时空流转,给人一种非常奇特的感觉,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殊效果。

另外,他这种回忆的手法,使这个“我”,更像一个旁观者,以超乎常人的冷静口吻,令小镇的时光跃然纸上,凄美而宁静。

一般使用第一人称叙述,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而这个度的把握则是最大的挑战。有人说:感觉第一人称越写越有一种被带入坑里的感觉。晓吾想说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没有很大差别,最大的差别是作家的实力。余华和杜拉斯都是用第一人称写出了传奇佳作。

最高级的思考是整部作品充满了黑色的幽默。父亲死在粪坑里,被误以为是跌进粪坑里的猪,这里出现了荒诞的善与恶的描写,令人想起马尔克斯的作品和他的金句:“冰是烫手的。” 类似的风格,余华运用得长袖善舞,炉火纯青。

整个故事贯穿着对生命的关爱和对生命腐败普遍存在的焦虑。但这焦虑不是负担,而是能量,唤起人类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作者冷静地描写了几个人的死亡,包括他的养父王立强以及小伙伴刘小青的哥哥。这种描写揭示出人的生命之河,川流不息,每个人都送走了一个个跟岁月流失有关的生命,个体在人类历史的漫长时间里显得如此短暂,流星般划过。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三分本事,六分运气,一分贵人扶持。我想说,余华的三分本事是足够的,另外的六分运气包含天生的敏锐和文字上的直觉。他很好地吸收了西方文学中的精华,又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早年《北京文学》的那个编辑,火眼金睛发现了他,从此,他开始一路大踏步前行。

下面,我想借余华书中最后几章来分析一下作者的特点。

描写家庭生活中的黑暗和温馨,需要不一样的父母和氛围。于是,六岁的“我”被送到了养父王立强的家中。一个六岁孩子眼光的观察,让人想起高尔基的《童年》,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已经远远超过了高尔基《童年》的立意。

余华说:“经验告诉我,过多的答案等于没有答案,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所以我决定只说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很久以来,我始终有一个十分固执的想法,我觉得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基本的图像就是这时候来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同复印机似的,一幅又一幅地复印在一个人的成长里。”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作品中什么是余华认为最重要的表达?

刚到王立强家的“我”被懵懵懂懂地夹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女人李秀英因病而过于孱弱,强壮的丈夫却是最好的年华,于是,两个人长期处于各自的饥渴状态。冲突就此发生,且为后来的悲剧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半年以后,我又一次看到了王立强和那位年轻的女子在一起,这一次我就很难认为他们互不相识了。在王立强发现我之前,我就逃之夭夭。后来我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苦思冥想,十一岁的我已经能够费力地用自己的脑袋去想事情了。我逐渐明白了王立强和那个女人之间含含糊糊的关系,我很难找出当时保持缄默的全部原因,但有一点我至今记得,当我想到要把这事告诉李秀英时,我突然恐惧地颤抖起来。我成年以后,还常常会出现这样幼稚的想法,如果我当时将这事告诉了李秀英,李秀英苍白无力的疯狂,也许恰恰会阻止王立强因此而送命。”

这几章里描写出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以及恐惧,也将养父的死亡,推向一个必然的结局,语言精练,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前后逻辑关系清晰合理,衔接自然。

“那天傍晚,吃过晚饭以后,王立强拉着我的手在街上走了很久。他不停地和一些熟人打招呼,我当时不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和王立强一起散步,当时我是那样迷恋落日挂在两旁屋檐上的余辉。” 作者再次描绘出他和养父王立强之间微妙的感情交流。

“这是怎样艰难的一天,又逢是星期天,我呆在家中,杂乱无章地经受着吃惊、害怕、忧伤各种情感的袭击。王立强的突然死去,在年幼的我那里,始终难以成为坚实的事实,而是以消息的状态,在我眼前可怕地飘来飘去。”几句话,将王立强死后,一个孩子的感受跃然纸上。

“我走回到三岔路口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我听到了打雷的声音,那时一点月光都没有。我摸上了另一条路,急步走了一阵,发现那老人还跟着我,我转回身向他喊叫:你别跟着,我家很穷的,养不起你。” 这里寓意很深,老人和他同时回到南门,将迎来各自悲惨的结局。

“这时候雨点下来了,我赶紧往前奔跑过去。我看到了远处突然升起一片火光,越来越大的雨点与那片火纠缠起来,燃烧的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逐渐增大。就如不可阻挡的呼喊,在雨中脱颖而出,熊熊燃烧。”

“借着火光,我看到了那座通往南门的木桥,过去残留的记忆让我欣喜地感到,我已经回到了南门。我在雨中奔跑过去,一股热浪向我席卷而来,杂乱的人声也扑了过来。我接近村庄的时候,那片火光已经铺在地上燃烧,雨开始小下来。”

雨和火,各不相容,形成极大反差,在此,雨中大火迅速拔高了主题。

不难看出,西方作家对余华的影响很深,我们总是能够在他精炼的句子后面,读出话外之音,因此,读了余华的作品之后,再读其他小说便觉得苍白无力,啰啰嗦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