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的事
“体操运动员需要练习,钢琴家需要练习,艺术家需要练习,作家有什么理由不练习呢?”,这句话乍一听很平常,辞藻不华丽,道理很浅显,但就是这句普普通通的话,戳中我痛处,使我如醍醐灌顶般通透。
两年多来,关于写什么怎样写,要表达什么观点,每天对我来说是件折磨和痛苦的事情。直到看到这句话,才幡然醒悟:写什么不重要,写得好坏、对错不重要,写得无趣寡淡不重要,写得毫无逻辑不重要,胡言乱语不重要,写的文字有没有人看更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坚持写下去。
一岁左右小儿刚开始蹒跚学步,跌倒、踉跄从不在乎,孩童仿佛天生不知道疼和害怕,他们只做一件事——走。小孩子的目标明确且专注,他们本能地屏蔽掉痛感、恐惧,心无旁骛坚持练习,很快会走路。路走得稳走得好那是后话。
成年人与孩童的区别在于做事瞻前顾后,想法太多顾虑太多,甚至特别在意一些不相干的人的看法评论。这些无关紧要的杂音,让人本末倒置,忽略了什么最重要,什么是最应该干的事情。
退休后的人,生活无后顾之忧,有币子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的喜好和夙愿,至此有的老姐姐去学了跳舞,有的老哥哥去学敲鼓,有的姐姐学插花,有的哥哥背起相机走天涯。走过半生坎坷路,突然前面变通途,个别人难免把持不住忘乎所以。这就有了广场舞大妈,纱巾照相大姐令人生厌的行为。
跳一支完整的舞,敲一首完整的曲子,插出一束缤纷的花,拍一张满意的照片,不是取悦他人,不为跟专业人士媲美,而是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成就感。这不也是社会富足人们安居乐业的一个侧写。
外国人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古到今截然不同,说是两个系系统也不为过。中国人思维的精髓是“悟”,从大自然中悟,从人的谈吐中悟。外国人则是先行动后总结,实践出真知。
宣传某读书app的广告海报,赫然贴在地下车库的折叠门上,樊d亲自代言的大头照随着折叠门升高抬起,面部收缩折叠变形,看起来有些滑稽。
樊书app推荐过一本书《授权》,曾受到管理者的热捧,被视为实用管理秘籍。读过之后你会发现,书中那位将军选人用人的管人方法策略,咱老祖宗用八个字就全部概括了,即“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外国人用一本书讲练习的重要性,叫《刻意练习》。咱老祖宗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