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咖梦想聚集地

读书打卡D018《精力管理》08/05

2017-08-05  本文已影响4人  天行践

读书打卡D018《精力管理》08/05

读书:《精力管理》

笔记:

话题:我们是理性人么;关于认识偏差,你知道多少呢

一个故事:

一个快乐的小女孩看到一阵狂风打碎了厨房窗户,忽然无助的大哭起来,她认为这预示着出门在外的父亲死掉了。

理由是,窗户被打碎意味着亲人的去世。

出自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类似这样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很多电视剧、小说、日常生活都会有这样的桥段。比如《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抬头一看天象就知道哪个大将挂掉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些是迷信,认为自己很清醒、理智,不会被忽悠。然而有很多人仍然相信这些都是真的。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那些认为很清醒、理性的我们在面对选择时也尝尝会这样做:计算事物带给自己的幸福感,然后再判断其好坏。

比如买一辆汽车,我们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对比,最后选出来适合自己的,并且很自然的认为这是最佳性价比的,其他的车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相差甚远。可是仔细推敲,怎么可能是只有你买的车才是最好的、而其他的车都是最差的呢?

举个我身边发生的事,我有需求要装修自己的新房子,那马在选择装修公司时,花了很长时间去筛选哪家更好,标准定为质量要好,钱要相对较少,装修公司的配套服务齐全、不能丢项少项、以后有保障等等。

其中有两家列入我的候选名单,说心里话两家都差不多,然而就在我快下定下时,杀出一个新的公司,最后我选择了这一家。当时我就告诉自己这家一定比另外两家好,因为钱少一些、质量也好一些、服务也有保障、设计师也不错。总之我罗列了一堆理由来说服自己。

但是真的是因为我选择了这家公司,所以它就是最好的么,而没有选择的就是坏的么。

这样的简单事后归因又有多大的说服力呢?

装修公司的好坏总不会跟人们的选择有直接关系吧,毕竟还是要看真正的装修施工质量。而且业内人士跟我说,这几家公司质量都差不多,施工工艺啊、装修用料、服务态度都没什么区别。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我们认知偏差的主要表现,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这只是一个引子,当你看完下面的偏差,你会发现我们的状态,不是掉进一个坑就是掉进另外一个坑。

不信,那么你跟我这走一遭。

第一个偏差来源:事物呈现方式;

具体有对比效应;启动效应;决策框架设置;首因效应;

稀释效应;

第二个偏差来源:思维捷径

具体由代表性、易得性、好恶态度;

第三个是错误分类

有自证预言,虚假关联,内群体-外群体效应;

第四个是重构记忆;

第五个是证实假设

第六个是寻找原因;

第七个是态度和行动一致性;

具体的原因我们下次详细阐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