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

2022-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未未zyq

        裹着毯子,在书桌前继读《中国教育史》,读到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读到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为文。”“不学诗,无以言。”以前所学的东西,一股脑儿又从脑袋里蹦了出来。

      原来孔子的人生和思想也有许多自己所不知道的。

      在我的印象里,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没想到他出生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三岁丧父,从小好学,长大后做的都是管仓库和牛羊的小官,这也让他得到了实际锻炼。30岁开办私学,因为他有一套适合当时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人来请他当老师。弟子三千,最喜欢的那几个,家徒四壁的颜回,穷到三天揭不开锅的曾参,你可知道子贡家里超有钱,简直就是富二代。这些人都跟着他四处讲学,可见,孔子真是一个人格魅力和实力兼具的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为现代教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论语》等都是我们拿来教育孩子的经典。他当时就知道了立国三要素:众多的人口,富裕的财富,发达的教育。他认为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真是厉害呀。他还认为,国家靠法令还是不行的,最根本的是教育。但他当时还不知道“科教兴国”。还不知道教育对经济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你可知道,“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时并非真的什么人都教。当时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有教无类”。但他又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教育。所以“平民”也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我想这跟他本身没落奴隶主贵族出身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如今,再提有教无类,就要辩证来看待了。

        孔子他的课本就是《诗经》《礼记》《尚书》《易经》《春秋》《乐》。他把道德教育看得什么重要。看来现在说的做事先做人,也是源自于孔子思想。因此,孔子特别重视《诗经》《礼记》《乐》。据说,尤其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原来爱好音乐,古往今来,圣人也有这爱好。看到这里,想着自己有着跟圣人一样的爱好,好像自己的爱好也高大上了一点。《易经》确是我很喜欢的,虽然完全看不懂,听解读也很有意思。

      不为人知的孔子和孔子思想,在我和包裹我的毯子认真的阅读中落下帷幕。明天我们将认识怎么样的孟子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