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国风”
老爷子“微信”给我,让我读《诗经》。
老父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只是这三百零五篇,几乎每篇都有不识的字,如何是好?
年初,脑子一热加入了一个写作社群,每周写一篇,连续写七年,当时是为了七年之后的南极之约,也没想着可行性有多大,就稀里糊涂地加了进去。
二百五十多天过去了,倒是能坚持每周按时交作业,只是写的东西自己是从来不敢看的。每次作业,权当用修改好的日记应付差事。
老爷子倒不嫌弃,只是说写的东西格局小,没沉淀。
我当然知道,写作这个东西若没有博览群书的底子,哪敢动笔。我写的那些小情小调,不是矫情就是造作,自己看着都脸红。
美女编剧朋友安慰说“只管写就好了,不可能准备好了在动笔”。想想也是,所有需要积累的事情都是需要不断实践的。等准备好了再写,那是“一战成名”的虚妄。
![微信图片_20181119220555.jpg](https://img.haomeiwen.com/i10475377/f988fe56740166f3.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以前念书,很笨,总是列个计划,比如每天念多少,如何记忆,还要符合艾宾浩斯曲线等等。
现在回想,觉得读书苦,是把读书当成了一件苦差事。同时,还会自责毅力不够、决心不大。这种“太难了,我要很努力才行”的模式,事实证明并不适合随性懒散的我。
年纪渐长,自己也陷入了“年纪大了,真记不住了”的负面认知。也果真发现在读一本书、学一门新知识的时候,真的是记不住的。
记忆力不如从前,但领悟力是有所增长的,读完的东西,感受很敏锐。所以我想,改变思维模式和学习态度也许是这个年龄段吸收新知识的正确开启方式。
学习的体验是一瞬间的事情,每一刻都是学会的,每一刻都是要醒悟的,每一个投入的时刻是在学习中“成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
如果相信自己读完一本书的那天,就会如何如何,肯定是等不到那一天的。
读书本身可以给人力量,只是为了那个“会如何如何”的外在追求,肯定是要感到困难,经常放弃的。
“什么也不想,读就是了”,这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应该会让读书更加轻松自如吧。
若想行云流水一般地轻松阅读,何必放置一些勤奋、毅力等的礁石造成漩涡呢?
微信图片_20181119220555.jpg老爷子知道焦虑如我,需要用《诗经》来定我的心。
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老爷子想用《诗经》的真挚、淳朴、唯美、诗意让我可以从容应对这个冷漠、浮躁的现代社会。
“温柔敦厚,诗教也”,让我们一起拾起“国风”,寻找我们逐渐丢失了的本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