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钞》延参法师儒释道传统文化

(159)念佛治病 |《文钞》如是说

2019-03-16  本文已影响1人  光明日记

(1)

「念佛功德,不但能往生西方,并能消除奇灾横祸。凡怨业病,医不能治者,若至诚念佛,久之皆得痊愈。以医者只能医病,不能医业。惟念佛则身病心病,无有不治也。」摘自《印光法师文钞》•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

(2)

视佛像一如活佛,视佛经祖语,一如佛祖对己说法一样,不敢稍存疑慢。至于平时念佛,声默随意。若睡卧,大小便,澡身濯足等,及经过臭秽不洁之地,俱宜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便为不恭,默念则功德一样。

念佛虽一切时、一切处,皆无妨碍,然须常存敬畏。必须视佛像一如活佛,视佛经祖语,一如佛祖对己说法一样,不敢稍存疑慢。

虽孝子之读遗嘱,忠臣之奉敕旨,当不过是。至于平时念佛,声默随意。若睡卧,大小便,澡身濯足等,及经过臭秽不洁之地,俱宜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便为不恭,默念则功德一样。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或了无恭敬,则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矣。今之在家读佛经者,皆犯此病。故于有缘者前,每谆谆言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00页 与徐福贤女士书)

(3)

且终日终年终身念佛之人,岂可于佛,不行礼敬。十大愿王,礼敬居首。座下一切可以不,礼佛决不可以不。若不礼佛,便难感通。何以故,以身图安逸,心之诚亦末由必致其极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24页 复法海大师书)

(4)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

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

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印光法师文钞》•复某居士书

(5)

印光大师:至诚念佛菩萨名号治好顽病的事例

  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又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黄涵之作宁、绍台道时,发心吃长素,劝其母亦吃,为备素菜,则但吃白饭。涵之函询作何法方可。光示代亲至诚忏悔,业消则能吃矣。未一月而长素矣。

戚则周之女,年十九,双目失明,伸手于前亦不见。来信以告,时彼在山三圣堂,得信即欲回家,送其女于杭州尼庵。光令写信与其女,令至诚念观音圣号,未一月亲自写信告愈矣。

一女人于十六岁时得气疼病,每日必二三次发,发时辄疼得要命,今年五十六岁,来求皈依。光令至诚念观音。并与一药方,即《文钞》中《戒烟方》,但不加烟。彼即熬一料,头一次吃,气便不疼。四十一年之群医莫能为力之痼疾,一经一次吃药,即完全好矣。非至诚念菩萨名号故,得遇此方乎?此三者,皆用力少而得效大,乃诚也。

  汝为母之痼疾,叹无法设,光责以何不念佛求消母业,汝便写出许多经佛礼拜,然亦不见功效。以是写的所谓少实胜多虚。设汝果真实如此礼拜持诵,汝母之痼疾不愈,光当瞎眼,天地当易位,日月当倒行矣。有是理乎?

光恐汝诚之一字,或未致意,故为汝取名慧诚。即知汝诚在笔上,不在心上。使在心上,断不至如此修持,了无所益也。汝欲生为圣贤之徒,殁入极乐之邦,须完全将所有之假心相丢到大海外,认真作实事。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肯说。能如此,则于汝祖宗父母大有辉光。光亦可借汝之实行功德,消除罪业。

若以为光未亲见,便好随汝妄说,即使光认以为真,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亦认以为真乎?汝具此心,即不孝以欺亲、欺师、欺佛。亲师岂真能欺乎?汝徒自欺耳!

光以汝尚明理,故累下针锥。若以光为过,则请从此勿相往还可也。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非光过为刻论,以汝之所说,前后不相应,而且其事颇非汝在监中所能办到者。光虽无道德,阅世已六十八年(注:此文写于民国十七年),故不情之事,颇难瞒哄。祈痛改之,否则将终身为儒佛之罪人矣。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章道生居士书三”

(6)

又今之世道,乃患难之世道。倘肯至诚念佛,决定冥冥之中蒙佛加被,令不受危险也。凡有疾病,或遇凶祸,或求儿女,均宜至诚念佛,决定可以如愿。

---(复周陈慧净居士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