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685天:开个咖啡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日三件事,第685天#
在很多文艺青年的内心,都有一个咖啡馆的梦想。渴望过一种风轻云淡,不急不躁,需要慢慢的品味生活。
午后的阳光穿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桌子上,一缕缕地洒下来。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书香味儿,舒缓的钢琴曲让人心旷神怡。墙上挂着微微泛黄的黑白色老照片,还有从乡下找来的老物件。靠窗的桌子旁,一个温柔的顾念靠在沙发里,边上趴着一只安静的猫。她神情专注的阅读着一本书,仿佛窗外的世界根本不存在。
有咖啡馆梦的文艺青年们都幻想过上这种生活。远离城市的喧闹,远离996的工作,远离老板的臭脸,远离客户的刁难……开一间干净的、素雅的、有自己气质的、充满情怀的咖啡馆,在里面工作、生活、谈恋爱、聊人生,品味人生。
实际上,每家咖啡馆的生命周期都非常有限,基本上还没有收回本就关门了,小老板们的咖啡梦也随之就破灭了。
餐饮,是竞争最白热化的行业。餐饮,也是门槛最低的行业。一个小推车,能做个煎饼果子就可以开业了。几百上千平米的高档装修,花上几百万,也可以开业。但是想要长期经营下去,可不是一般的难。据统计,中国的餐饮业,平均能做3年。也就是说,你雄心勃勃的杀入餐饮行业,最大概率就是3年后关门。
做一家咖啡馆,环境得比牛肉拉面馆好,这是基本要求。但是成本却不比拉面馆低,服务员的素质要求一定比拉面馆高,关键是你不一定比拉面馆赚钱。
拉面馆的老板找个拉面师傅就可以等着赚钱了,而你开一家咖啡馆,仅仅懂咖啡还是远远不够的。要会选址,要了解行业,要懂事,会装修,要注册公司,要懂财务,要懂市场,还要懂法律法规……
开咖啡馆是愉悦的,经营咖啡馆是痛苦的。
玫瑰好看,但那在手里会扎出血。
看别人过日子,都很羡慕。岂不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小野二郎在捏寿司时,表情严肃、目光有神。他观察自己的每一位顾客,比顾客观察他更仔细。如果是女士,他会把寿司捏的略小;如果顾客是左撇子,他放寿司的位置也会有所改变;他同样会提前安排顾客的位置,并记住这些,以便不打乱用餐的节奏。他说“我不在乎钱,只想做出美味的寿司”。他的名言是: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
中国人对于咖啡的理解大多从速溶咖啡开始,因此,不管多好的咖啡,不一定对的上他们的口味。以至于有些咖啡店在客人多的时候就以速溶咖啡来蒙混过关,居然也没有人发现。因此,再好的咖啡豆,再好的工艺,再好的制作手法,也不一定能做出人人都称赞的咖啡。
国内咖啡馆的核心竞争优势不在咖啡豆,而在于服务。超越预期的,恰到好处的服务。
星巴克的环境噪杂,如此从这方面来看的话,服务真的是糟糕透顶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去光顾呢?大部分人去星巴克,喝的不是星巴克的咖啡,而是星巴克的品牌。
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一定是冲着品质高、服务好去的,有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满足,一种虚荣心的满足。
如果品牌做不到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和满足感,那就做好服务。
没有做好服务的心,就不要做咖啡馆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