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插门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三届爱情主题积分赛活动。
老姜死了,死于胃癌。许家村的人都为他惋惜,才五十几岁,他是活活把自己憋闷死的。
老姜是倒插门女婿。
许家宝夫妻没有儿子,只有俩闺女,大女儿小雪已经出嫁,许家宝寻思,小女儿小凤必须招个女婿回来,为他老两口养老送终。
老姜家里弟兄多,父母没有能力为每个儿子盖房娶媳妇。老姜高中毕业,本打算在何家庄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媒人来说媒,对方就是许家宝的小女儿小凤。老姜不同意。他说他才二十岁,还不想结婚,重点是他不想做倒插门女婿。
老姜的娘说:“儿啊,你就委屈一下吧,爹娘是给你该不起房子的,没有房子,谁会嫁给你?再说你底下还有三个弟弟。”
老姜极不情愿,却拗不过命运。现实明摆着,如果他不同意这门亲事,那就很可能和后院的栓柱大爷一样,变成老光棍。
老姜终于还是被小凤“娶”进门,老姜的条件是,将来生的孩子必须跟他姓姜,不姓许。许家宝被迫答应了,因为闺女长得实在丑,又要招女婿上门,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象。前面说了几个,都没成,女儿一天天长大,许家宝有点发愁。这姜家小子还行,有文化,没嫌弃他闺女,至于孩子姓啥,也不那么重要了。
老姜也长得丑,三角眼,蒜头鼻,还有一张蛤蟆嘴,脸盘还算好,正宗国字脸,皮肤黝黑,中等身材。这也是他不得不做上门女婿的主要原因。不过,结婚那天,看热闹的人并没有觉得他长得丑,他的长相很对得起小凤。小凤像她爹,小眼睛大龅牙,皮肤暗红,走路还是个内八字。这俩人只从相貌看,就是天生一对。
新婚夜,老姜看着比他还丑的老婆,心里拧成一个疙瘩。吹了灯,闭着眼,完成了人生第一次。
老姜没谈过恋爱,不知道恋爱的滋味,但是他读过普希金的爱情诗,很向往那种纯粹的爱。
我忆起了那美妙的一瞬:我初次看见你的倩影,那如倏忽的昙花之一现,有如纯净的美的精灵。处身在喧腾的浮华漩涡中,一种无望的忧郁使我疲倦,但你的玉容和温柔的声音却久久萦系在我的心间。
在小凤身上完成的第一次却让他欲仙欲死,如痴如醉。黑暗中,躺在小凤身边,小凤悄悄伸手放在他胸脯上,像只温柔的小猫靠在他怀里。老姜一时也柔情似水,伸手抱住小凤,温存着,禁不住激情四射。
这一夜,老姜完成了先结婚后恋爱的过程,他对小凤生出一丝爱恋,他问自己,这是普希金说的那种爱情吗?
小凤没有玉容也没有倩影,小凤只有温柔,这温柔俘虏了老姜的心。
老姜有文化,又年轻,生产队推选他当会计。许家村的人对入赘女婿并不歧视,只要你有能耐,在哪里都受重用。
老姜性格温和,见人就笑,所以人缘不错,村子里大人孩子都喜欢他。老姜读过高中,与一般农民自是不同,爱学习的老姜没事就拿着一本书,田间地头、井边柳下,都是他读书的地方。繁重的农活,没有消磨他的读书情节,反而让他成为村里一道风景。偶尔,也有人看到小凤和他一起读书,不过,那只是新婚不久的几次,后来,小凤再也没有陪他读过书,因为小凤根本就不识字。时日长了,老姜看上去满身书卷气、满腹皆经纶。也正因如此,在那个小村子里,老姜举目四望、知音难寻。
后来,村里人发现,老姜每次拿着书本从家里出来的时候,都满脸怒气,等他坐在井边看半天书,怒气消融,才慢慢走回家。有传言说,老姜在家里被许家宝两口子辱骂,媳妇小凤怕爹娘,满心想护着丈夫,她爹眼睛一瞪,吓得她不敢吱声,有时,还不得不假装帮着爹娘一起数落他。不善言辞的老姜只好出门躲避。不过,即便是他们家隔壁邻居,也没有听到过一家人吵架,甚至没有人高声说话。一般人家吵架时都惊动半个村子,他们家却从未有过这种情况。所以传言是否属实,没人知道。
村里人能看出来的是,小凤对老姜很崇拜也很体贴。老姜少有的笑容都是因为小凤对他体贴入微的时候。不过,这得背着许家宝老两口子,他们看不得女儿在老姜面前乖巧听话地样子。
一晃二十年过去,老姜和小凤生了仨儿子一个闺女。有文化的老姜为儿子取名姜春雷、姜春雨、姜春贵。老姜充满朝气的青春已经交还给岁月,奇怪的是,正值年富力强,老姜人却憔悴消瘦,像个耄耋老人。小凤好多次都对他说,你去医院查一下吧,老是吃不进饭,总不是个事儿。老姜哪里舍得花钱去医院?那不是白白的银子往外送吗!
这年,许家宝死了,老姜和他的儿子们披麻戴孝为其送终。明眼人看得出,老姜是真的伤心,比小凤哭得伤心。一时大家感叹,这个倒插门女婿有良心,把丈人当亲爹。可能只有小凤明白,老姜是大概把这些年所有的委屈都化成眼泪了,他在哭他自己,他的头顶终于少了一座大山啊!
又是七八年过去,儿女都长大了,大儿子娶了媳妇,二儿子也定了亲,老姜的辛勤没有白费,他为三个儿子各申请了一处宅基地,分别盖上一所新房,儿子们再也不用像他这样做倒插门女婿了。
闲来无事,老姜拿着一把铁锹,在一片荒地里上粪施肥。这些年,老姜不但精心种好自家的责任田,还把南山上能种庄稼的地方全部开荒成田。已经过了中午吃饭时候,他蹲在田里抽烟。村里人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他读书了,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他总是拿着一把铁锹。除了睡觉,基本都在地里干活。老姜显得很老,步履也有些蹒跚,早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活力。可是明明还不到五十岁啊。
老姜挥动铁锹的背影,仿佛写着一个词语:不合时宜。村里人没几个人懂得这个词儿的含义,即便是他的几个儿子,也不懂。老姜为供应儿子们上学,省吃俭用到了极致,他几年也不添件新衣裳,常年也不舍得吃肉,即便是过年时候,小凤买了肉,他也都留给孩子老婆,自己喝点肉汤泡馍。为的是儿子们能出人头地、离开这个小村子,可能也是隐隐希望儿子们实现他年轻时的愿望。那年,老姜刚“嫁”过来不久,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老姜羡慕不已,拿着书就跟去人家讨论。可惜那个大学生可能根本不懂他讨论的内容,或者根本不懂他的心思,对他也没兴趣。他心里极度落寞,此生已如此,儿子必须成才!
可惜,他的儿子们都像小凤,榆木疙瘩不开窍。老姜也只得认命。
没过多久,老姜死了,死于胃癌。小凤哭得死去活来,比她爹死还伤心。村里人这才恍然大悟,老姜这是活活给憋闷死的呀!对他的死,惋惜不已。虽然没有人听到过他们家吵吵闹闹,但小凤娘的古怪脾气和小凤爹的暴力镇压,这些年,老姜是怎么忍受的,村里人都心知肚明。几十年任劳任怨、委曲求全的生活,耗尽了他的生命。
老姜去世十六年后,他的大孙子考上了大学。虽然那时大学生俯瞰皆是,但毕竟他老姜家出了大学生,老姜在九泉之下应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