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 or 深思考

2018-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漫步和蜗牛

看了一只西城的《浅层次阅读,正在毁掉会思考的你》,有几句话触动我,记录之:

——————————————————————

没有深思考,只有浅阅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征。而这特征,正在“杀死”会思考的你。

看了一篇文章,大多数人不会去思考作者的逻辑是否合理,传达的感情是否偏颇,价值观是否有问题。只要稍微过得去,就会觉得“哇,太他妈写得好了。”“写到我心里了!”“有共鸣!”“深刻!”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感觉很虚幻。

写得好是好在哪里?是写作手法?还是结构?还是语言?还是感情?还是思想?

作者:一只西城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507781bd684

——————————————————————

假期跟Q宝去上阅读与写作课,老师也传达了同样的信息。如果你的语言贫乏,作文就没有办法写的出彩,阅读理解也没有办法做的。比如说作者写的这段话,表达出了这个人怎样——善良,是个好人,很好心……,作者描写一个活动场景,体现了这次活动——太好玩了,太有趣了,太开心了……

这样的回答,一点儿价值都没有,这样的文字是苍白的。如果我们回答问题是这样的,我们 写东西也会是这样的,没有一点吸引力。

不会写,因为没有积累。

不会读,因为没有积累。

不会思考,因为没有积累。

积累,是大量的读书,但不是读鸡汤书(不仅仅是鸡汤文,现在的出版市场同样充斥着大量的鸡汤书、口水书)。

积累,是读书之后的总结,总结作者的语言,描写的方式,写作的手法,文章的结构……

积累,是读书之后的思考,思考作者怎样通过层层描写、环环相扣、蓄积气势来表达他的思想,这篇文章带给我们什么启发,这种写作手法带给我们什么启发。虽然我们不应该瞎猜作者的思想内涵,但是,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是要表达一些东西出来的,我们只有多读,多思考,才能深入的理解这些东西(当然,这里所指的并不是饱受批评的考试的标准答案,而是指作者的本心)。

即使,你读的是鸡汤文,也没问题,加上你的——深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