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喜的感觉
<*以下内容是对黄执中老师说服课的部分知识点整理>
在聊天的时候,你是对话终结者吗?
-
明明想和对方聊天,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容易把天聊死,还没开始聊两句呢,聊着聊着就结束了,不知道如何才能开展对话
-
明明想和对方聊天,但总是少了点兴致,双方好像都只是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做出回应,不知道怎么才能提高聊天的意愿
每到这种时候,我们要么会怀疑自己,是自己不够有趣罢了;或者是质疑对方,对方和自己不是一个频道的人罢了
其实,不仅我们自己在聊天时会遭遇滑铁卢,我们还会发现,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即使熟练各种段子与笑话,却总还是有一种距离感;但生活中还有一些人,特别有亲和力,让人感觉很自在很舒服,很愿意和他聊天,这一种人好像和谁都能聊得来,对话没有障碍,拥有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称之为讨喜的人
人人都想成为一个讨喜的人,因为我们会发现,讨喜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帮助,比其他人能够更轻松的达成某个目标
- 同样犯了错,但别人对他的包容更高
- 聚餐时,大家更喜欢坐他身边
- 茶水间遇到,同事都会主动跟他聊两句
- 除了业务,客户愿意多谈一些其他话题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人,说话才想听?
首先,来讲如何打开话题
打开话题的两个方法
# 聊失败
或许,你喜欢聊自己的成功案例吗?聊天时如果有以下两种话题,你会想听哪一个?
- 第一个是“成功”案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24岁时赚到人生中第一个100万的”
- 第二个是“失败”案例:“我当年是如何念大学的时候换了3个学校,先念过会计,又念了法律,又念了企业管理,换了3个学校,都没毕业,最后才去念口语传播”
聊天为了准备话题,分享自己最出色最得意的那一面,事实上是一个误区
人们往往不喜欢听别人成功的光彩的事情,因为这样会不由自主的去进行对比,感觉自己很失败而产生压力
最有亲切感的话题之一,就是你曾经发生过的倒霉事
我们喜欢听到别人失败的例子,不是一定是幸灾乐祸,而是这会让我们更有亲近感,我们更喜欢从别人的失败里发现,原来你这么贴地气,原来你跟我们一样都有挫折,原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自己很糗的那一面
当你分享一个曾经过去的失败经历的时候,他实际上意味着你真正分享的是我怎么走出来的,我怎么成长的,我怎么变得不一样的
人们喜欢看到一个人在失败当中如何学习,如何成长,这个才是会让听众乐意接受并觉得光彩的事
# 找相似
打开共通点,也是打开话题的方法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找相似没有技巧可言,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和任何一个人找到无尽的相似之处
另一方面,其实我们不一样也是一种方式
其次,我们再来讲,对话所要具备的能力
对别人感兴趣,是一种能力
成年人最宝贵的礼物,是注意力
我们大多数的人之所以没办法成为一个讨喜的人,不是因为你嘴巴不够甜,不是因为你少学了什么话术,而是因为你对别人不感兴趣,甚至连装都不愿意装,而你却天天到晚的期待别人对你感兴趣,这是最痛苦的一件事
我们喜欢别人注意自己,却不愿意把注意力分给别人;一方面奢望我怎么样变得更受欢迎,一方面看到别人得意的事情,就想躲开
表达自己喜欢别人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 —— 给予对方关注:关于这件事,我想知道更多
# 关于这件事,我想知道更多,意味着我们要做一个倾听者
听的那个人,才是聊天中掌握权力的人
对话,其实存在着不同的时间感:
- 和喜欢的人对话,时间感更快
你有发现吗,当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说着说着时间就过去了,说话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 - 说话着与听讲者的时间感也是不同的
说话的人时间感会更快,而听人说话不一样了,听别人说话会觉得时间是漫长的
所以,在对话这件事情上,只有听得开心,说的人才会更开心;如果听的人不愿意听,说的人就更不愿意说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场景是反例:
现在请试着回想一下七大姑八大姨与你的对话内容
这种对话看似注意力在我们身上,实际上她们在和自己进行比较,她们并不是真的关心我们。这不是真的注意力,她们的注意力始终是在自己身上
# 给予对方关注,还可以是让对方变成有趣的那个人
有趣其实是,你觉得我有意思,我才会觉得你有意思
我们喜欢这样的人,我们所谓的有趣的人不是他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而是他对你感兴趣,他觉得你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他好想知道,这才是所谓的讨喜,这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你好有趣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有趣的人 ,我们可以选择让别人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最后,介绍两种关注式的对话方式
接话题的方法 —— 下切
或许,你经常说大道理吗?
有个常见的错误对话方式是:我想找话题,我想说更多 —— 我们表现为更在意自己的解答,而不是对方的困扰
聊天时,总是爱说大道理:
- 出来工作,就是要学会忍着
- 新官上任三把火,都是这样的
或者是话题小偷,这不就是:
- 当老师:这件事我知道,这件事是这样的...
- 当老人:这里我去过,那里有...
- 当老大:你这都不算什么,我那次更夸张...
这种结局往往是,听的人很快就失去耐心,越来越不耐烦,自己还没吐槽完,对方就会找个借口快速的中断对话
总之,把话聊死的一个特点就是,习惯上堆,给答案,给建议,给结论;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总结,而是细化话题,让对话的内容更宽阔、更具体
对话高手的技巧 —— 下切话题
话题下切 : 不说道理,不给结论,找到更深入的细节,让对话永远能持续
# 聊天终结者擅长做总结:
- 阿珠:假期打算怎么过啊?
- 阿花:我们全家准备去京都旅游
- 阿珠:嗯,假期是应该陪陪家人
(将对方的话题,进行总结、归纳)
# 而聊天高手总是让对话有来有往,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 阿珠:假期打算怎么过啊?
- 阿花:我们全家准备去京都旅游
- 阿珠:哇,那京都的事物会不会吃不惯啊
(将对方的话题进一步细分,具体化)
所以,想要对方和你聊得来,就看你会不会下切,细分话题
反之,如果不想和讨厌的人聊天,上堆也是个结束对话的好方法~
提升对话的意愿 —— 展露情绪
对话题不感兴趣=对这个人不感兴趣
有一种常见的对话场景是,仅仅只是回答
我们以为聊天只要做出回答,给出一个回应就好了;但实际上,在聊天过程中,我们真正所关注的,往往不是对话的内容,我们更关注的是表现出的反应
镜像式回应 : 是指在沟通过程中给予情绪反馈;人们在聊天时,真正想交换的,不是信息,而是情绪
# 没有情绪,不感兴趣也是一种终结对话的方式:
- 阿花:你知不知道我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 阿珠:嗯,什么事?
(这种回应,你还有聊下去的愿望吗?)
# 把情绪外露,表现出对话题感兴趣,是改善对话气氛最好的催化剂:
- 阿花:你知不知道我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 阿珠:什么事什么事!!
(这种回应,会不会更会激发你的分享欲呢?)
没有触碰到情绪 = 没有触碰到你:没碰到情绪,意味着我们只是给了一个反应,谈不上沟通和交流
我们所说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本质上都是会把情绪外露的人
他们都了解一个真相是:当配合讲话的人表现出该有的反应时,能让对方有爽的感觉
所以, 什么是讨喜?
讨喜的本质在于:人们无法拒绝一个喜欢自己的人
- 讨喜不是指好笑风趣,重点是讨喜的感觉
- 讨喜不等于讨好;讨喜是让对方乐于表达,觉得对话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
- 讨喜不是让自己受欢迎,不是请大家喜欢我,我知道很多事情,我想说更多,而是如何才能让大家知道我喜欢他们?
最后,我们不必强求自己变成一个讨喜的人,一切取决于自己的意愿,以及我们有什么样的目标。我认为,比起成为一个在任何人面前都讨喜的人更有用的是,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好好相处,永远有的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