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ght写作成长营

inLight W15 ~ 心为心理学之根本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3人  等雨季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从西方引进入中国,是以全盘接收引入的方式,全部是西方的理论架构和标准。西方的心理学研究的是知情意,研究的是大脑,并没有心的出现。而中国却把Psychology翻译成“心理学”,以致于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误会,应该是“脑理学”。显然这些人是过度西化,没有真正的理解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没有真正的去体验“心”在我们生活以及个人身上的作用。我会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心是心理学的根本。

首先从我国传统文化经典来简单说明,从古至今,普通大众也一直是以“心”为本,以心为人最重要的器官。心不仅仅是一个器官,它还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

1. 心代表心脏,它不只是一个生理结构和生理术语,更是有一种精神的属性。在《黄帝内经》中就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意思、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除人之外,动物植物都有一形,致精致粹之处,即名为心。正如《医宗金鉴》中的说明:“形之精粹处为心”。对于植物而言,核即是心,心即是核。在拉丁语中“Cor”也是代表心。

2. 心也代表心理学的所有现象和过程。心理学研究的是知、情、意,即思想,情感,意志。从这六个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有“心”。所以,当我们的心理学家把Psychology翻译成“心理学”是绝对的精准的。从汉字结构看,无一不与“心”有关。在古代文书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心的功能和智慧,它完全超越了生物属性的心脏,也超越了我们西方认为作为思考主体的大脑。心,更多的是一种心灵和情感,是灵性和智慧的表达。

3.再有,心是超自然的属性,它是“道之本源”,或“天地之心”,《易经》第24卦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中国传统的学者和智者,总是不忘:“为天地立心”,在这种意义上,“心”可包含或表示一种天下的至理,中国古人对世事、对人生和宇宙的认识和理解,也都包含着心里。

所以,在我们中国人们的心目中,心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灵的,心是包括从生理到心理,到精神,到灵性的多维多层级的集合体。

也许有人认为是中国古人不知道大脑的思考作用,那显然是错误的。我们从甲骨文“思”就可以看出古人对大脑的理解和认识,思的甲骨文如下:

上面是囟(xìn)门的囟(xin 四声),婴儿的囟门要出生后一年左右才会闭合,囟门代表的是头、脑,下面是心。所以古人并非不知道我们大脑有思考作用,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古人早就明白我们的大脑和心都可以思考,有脑有心才能称得上思。从这个字源可以看出,如果脑和心分离,必然造成身心分裂,很多的心理疾病的根源就在于此,重新发现心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心理咨询(治疗)的思路和高度。

其次,我们中国整个语言系统也都反映心作为人的根本,比如一些成语或俗语,如心想事成,哀莫大于心死。我们的汉字常用的大约4000字左右,其中有心的或以“竖心”为部首偏旁的就有400字左右,大约占了10%,由此可见心在我们中国文化以及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关于心的文化。所以心理学可以是一门关于心的真理的学问,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读这三个字是“学理心”,学习管理我们的这颗心。这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脉相成的。

最后,以我自己个人的体验来感受到心乃身之根本。在打坐过程中,我能清楚的感受自己身体的感觉,尤其是腿部的酸麻肿胀等感觉,我的大脑也会有各种思绪、想法冒出来。然而能够让我坚持的并不是我的腿功或者我的大脑,而是我的心。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只能坐几分钟,大脑的思维纷飞可以通过观呼吸,让它停止,或者不管它,念起不随;而心的躁动、不平静却不是意识能控制的。所以能做的就是一点点练习去降伏这颗心(这是我们传统文化擅长的),所以佛家才说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但很多心理咨询师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只会去追求那具体的一招一式的技术,而不从心性入手,必然是事倍功半。

另外,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我们人身上的三种力量,体力,脑力,以及心力。对于其力量,我认为是体力不如脑力,脑力不如心力。体力不如脑力,这是大家都能体会的,一个人体力再怎么大也最多不过自身体重的两三倍而已;而脑力的运作,其实是知识的运作,是知识的力量,其方式是思考。我们知道脑力最消耗身体的能量,大脑虽然只占身体总重量的2%左右,但能量消耗却达到20%。而心力是力量最大却耗能最少的。比如,我们在要做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时,如果说下定决心,真正的决心带来的能量是巨大的,这个就是心力的作用。心力来自于内在的自愿性,当我真正的下决心去做一件事时,各种聪明才智就出来,会想方设法方法去达成目标,即使过程中有些辛苦疲惫,那也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所以心力是绵延持久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耗费巨大的体力和脑力后会感觉很疲劳,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疲劳来自于心,所以我们会说心累。如果用了心,利用心力,那么最多只是身体和大脑需要休息,通过运动和冥想放松就可以达到。如果没有用心力,那么最终是身心俱疲,心力交瘁。从这些成语和体会,我们可以感受到心是更高的统领,心乃身之根本。所以,才会出现我们经常说要修炼到身心合一,身随心动,但身随心动的前提是,先要正其心,最后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我这些年来的理解、心得感悟就是以心为本,修心养性,真正的了解自己,最终也就能了解别人,因为“人同此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