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让设计师找到更多的设计思路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101人  1366da36503b

​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首先要从想像和联想的训练入手。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与科学一样,没有想像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喜欢设计的朋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米你教育”,一起来学习设计教程和设计技能。

图地反转思维法(正负形思维)

视觉对象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视觉转换关系被称为图(视觉对象)地(周围环境)反转。最早研究图地转化关系的鲁宾(E. Rubin),如下图,他的著名的“Rubin之杯”。这类图形在视觉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地应用。如染织美术中的“千鸟纹”,广告、装演艺术中的各种画面等。

图地反转变化的理论强调了人们的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利用这个方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艺术想像力。

联想思维法

联想和想像,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像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

视觉艺术思维中的想像离不开联想这个心理过程。联想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像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由“速度”这个概念,人们头脑中郐出呼啸而过同,奔驰的列车,自由下落和重物等,随之还会生产“战争”、“爆炸”、“闪光”、“粉碎”等一系列联想,这些着想引导我们去体验它的力度、色彩和线条的组合。

错觉思维法

当艺术家在创作中看到、听到、接触到某个事物的时候,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思绪向外拓展,让思维超越常规,找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和思路,赋予其最新的性质和内涵,使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境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见地。

在人们看惯了的视觉形象中有意识地将局部进行错视处理,如利用线条的方向、线条的穿插、图形大小的对比、图地反转以及无理图形等方法,使人产生非自然的视错觉,达到一种独特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

矛盾空间思维法

在平面设计中有时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的制造出同视觉空间毫不相干的矛盾图形,这类图形又称为矛盾空间图形。它可以随着实现的改变而显示出相异的形体关系,体现了人的感性直觉能力和理性理解能力。

矛盾空间正式利用了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形成了在实际空间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形式,在平面中传造出奇特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视,因为这种空间存在着不合理性,而有时还不容易立即找出矛盾所在,这就会增加读者的兴趣,引人遐想。

立体思维法(拓展思维的广度)

所谓立体思维,指的是采用空间思维的方式,对认识对象作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的考察和探索,力图真实、全面、鲜明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以及这个整体与其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它不是反映对象的个别方面,而是原映对象各方面的总和。

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把鲜明和生动统一于一个思维过程之中,如果你掌握了它并能自觉运用它,就可缩短认识时间,更有效地认识事物和进行创造性活动。

“层层剥笋”法(拓展思维的深度)

我们常被引导考虑问题时,要深人到客观事物的内部,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即事物的本质部分来进行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人的思考。我们将其形容为“层层剥笋”法。这就是思维的深度。在视觉艺术思维过程中,思维的深度直接关系到艺术创作的成败。

视觉艺术是以塑造形象达到审美愉悦为主要目的的,在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不要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只罗列现实中的一些表面现象,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也就是说要注重形象的精神面貌、意境表现、思想内涵等多方面的表达,要将这些作为视党艺术创作中的主要思考内容。

流畅性与敏捷性思维法

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通常是指思维在一定时间内向外“发射”出来的数量和对外界刺激物作出反映的速度。我们说某人的思维流畅、敏捷,则是指他对所遇到的问题在短时间由就能有多种解决的方法。

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是可以训练的,并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如美国曾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暴风骤雨”联想法训练,其实质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极快的速度对事物作出反应,以激发新颖独特的构思。在教师出承题目之后,学生将快速构思时涌现出的想法—一记载下来,要求数量多,想法好,最后再对这些构思进行分析判断。经过这方面的训练,人们发现,受过这种训练的学生与没有受过训练的学生相比,思维的敏捷性大大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求同与求异思维法

求同思维就是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感知到的对象、搜集到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聚集”起来,探求其共性和本质特征。

求同思维的运动过程中,最先表现出的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各种信息和素材,这些信息和素材可能是杂乱的、无秩序的,其特征也并不明显突出。但随着思维活动的不断深人,创作主题思路渐渐清晰明确,各个素材或信息的共性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具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焦点也逐渐地聚集于思维的中心,使创作的形式逐渐地完善起来。

求异思维是以思维的中心点向外辐射发散,产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捕捉创作灵感的触角。这种思维形式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局限。综合创作的主题、内容、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作为思维空间中一个个中心点,向外发散、吸收诸如艺术风格、民族习俗、社会潮流等一切可能借鉴吸收的要素,将其综合在自己的视觉艺术思维中。

求异思维法作为推动视觉艺术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动力,是视觉艺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

侧向与逆向思维法

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时,出卖基督的叛徒犹太的形象一直没有合适的构思。他循着正常的思路苦思冥想,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犹太原型。直到一天修道院院长前来警告画家,再不动手画就要扣他的酬金。达·芬奇本来就对这个院长的贪婪和丑恶感到憎恶,此刻看到他,达·芬奇转念一想何不以他作为犹大的原型呢?于是他立即动笔把修道院院长画了下来,使这幅不朽名作中每个人都具有准确而鲜明的形象。

达·芬奇运用的就是侧向思维,在一定的情况下,侧向思维能够起到拓宽和启发创作思路的重要作用。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

古希腊神殿中有一个可以同时向两面观看的两面神。无独有偶,我们中国的罗汉堂里也有个半个脸笑、半个脸哭的济公和尚。人们从这种形象中引申出“两面神思维”方法。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

我们进行视觉艺术思维时,可以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上作一下逆向型的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也可以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置换主客观条件,使视觉艺术思维达到特殊的效果。

超前思维法

视觉艺术思维的超前思维有一个特定的发生、发展过程。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由于创意的需要引发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分析和认识,在此过程中,或以主观愿望为动机引起超前思维,或是某些思维活动以超前思维的形式进行,再去主导相应的行为活动。

艺术创造的超前思维强调通过形象来反映和描绘世界。超前思维训练能够帮助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面向未来,并从幻想中寻找思路,在创新中实现理想。

诱导创意法

由于艺术创作中有许多具体的形象或形式存在,在视觉艺术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特点进行带有诱导性的提示。如视觉艺术思雄能否邀过对艺术用材的选择进行有目标得诱导对形象的构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新处理,形成新的艺术形象;对相同或相近的对象(同类成异类)用类比的方法加以诱导,使我们的艺术创作在进行过程中受到较多较好得提示。从而增强视觉艺术思维的效果。

我们可以提出许多问题逐一地进行考虑,从题材选择方面进行诱导

选择什么题材、反映什么风格、从形态处理方面进行诱导组合、从各种因素的类比方面进行诱导。

根据这些有意识的提示以及具体的思维途径,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对此加以分析、探讨,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和相关的因素,从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最赋美感的思路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灵感捕捉法

灵感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创作活动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这就是灵感。

灵感的出现是思维过程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智力达到一个新层次的标志。灵感思维是潜藏于人们思维深处的活动形式,它的出现有着许多偶然的因素,并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能够努力创造条件,要有意识地让灵感随时突现出来。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灵感思维的活动规律。

视觉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某个偶然的事件和突发的因素能使艺术家那模糊不清、反复思考却无结果的概念突然清晰起来。儿童的信手涂鸦、行车时迅速后退的街景、干枯树枝的交错排列等等,都能够触发人们心灵的共鸣而产生灵感,如果你果断而准确地捕捉住瞬时闪现出的灵感,对你的创作可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灵感的捕捉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职业的敏感与天性的结合。

觉得这篇文对你有帮助吗?如果你也喜欢设计或者希望可以学习更多设计教程和设计技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米你教育”,涉及logo设计、UI设计,设计教程,设计基础,摄影机能等方面,现在关注还可以免费领取100G设计素材和100个PS基础教程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