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尊重你的喜欢?
这几天在读菜头叔的专栏里,他提到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在阅读保罗.奥斯特的书时,被身边的朋友问到: 你还在看保罗的书啊,他在文艺青年那里被认为是品位低下,格调不高。
菜头叔说,听到这些话让他瞬间感到自己被孤立: 那我是不是应该放弃保罗·奥斯特的书,转去读大家都认同的高品位作家作品?或者自我检讨一番,是不是自己的品位出了问题?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发生: 比如你很喜欢吃的零食,买来分享给同事们也尝尝,但是他们反应平平;你很喜欢的一本书,分享给对方,但是他却觉得这本书平淡无奇...
因为每个人的个人经历都不同,所以即使面对同样的东西,唤醒的个人体验也不一样。这很正常。
但,若是有的人把自己的这种不一样的个人体验,视为更有品味,甚至对你的喜欢加以打击和不屑....
这种情况下,你是为了迎合他人的评价而吃着自己不喜欢的食物,穿着自己不喜欢的衣服,还是遵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做着独一无二的自己呢?
理性上,你肯定会说,当然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但是,当这种场景真实的发生时,你真的有勇气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顾被他人孤立的后果吗?
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聚餐时,点餐的人问身边的同学想吃什么菜,你指着菜谱上自己喜欢的一道菜,点餐的人随口说了句“这个菜我之前吃过,不好吃,要不我们吃别的吧”,可是,这道菜,你之前也吃过,可你觉得好吃啊。
避免气氛尴尬,大概率下,你可能放弃了这道菜,然后选择其他的菜。
或者,你也可以勇敢的说出来,之前吃过这道菜,很好吃。
可能,本来你描述的是一个事实: 这道菜你的确吃过,也真的觉得很好吃。但是,在对方眼里,她可能觉得你是在和她抬杠。
甚至当办公室的其他同事给你买了她认为很好吃且价格不便宜的零食时,其他人都应和着说“很不错,果然贵的东西就是好吃”,而你觉得味道一般般时,你会不会有那么一刹那,对自己的品味产生过怀疑?
在这些种种的情况下,你怎么看待你的喜欢?你尊重你自己的喜欢了吗?你有照顾到内心小孩的感受了吗?
对于你而言,再怎么低也是你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也是你心中所喜。别人的审美再怎么高,也没有谁能够拿来做个替代,或者让你完全复制对方的体验和情感。
你所能倚仗的只有自己,也只能自己不断向前摸索。
换个角度,当我们身边的好朋友,小心翼翼的向我们推荐一个她很喜欢的菜品或是给你讲了一个她小心守护的秘密时,请不要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评判这个菜品或是秘密,要知道,她是抱着多大的信任和期待,来向你分享这些她认为很珍贵的东西。
每个人的过往经历不同,所以我们的个人体验也很难完全一样。但是,比起这个菜品或是秘密,更重要的,是那份她对你的信任,以及想和你分享的喜悦。
所以,我们要去守护她背后的这份小心翼翼,感受虽然不同,但不要用压迫性的语言对这种感受加以评价。因为,这是她的喜欢,出于对你的信任,她分享给了你,你可以不喜欢,但请不要打击他人的这份喜欢。感受不分高低。
写到这里,想起了初一时的语文课。语文老师经常会提问我,比如,对于文中的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刚开始的几次,我会很自信的说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基本都和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相差甚远。
渐渐的,后面再被提问时,我几乎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回答正确了,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
现在想想,文章是作者写的,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我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读者,曲解他的意思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每个人即使对于同一段话,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谓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么看来,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何来的标准答案呢?不应该是每个人自己真实的思考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吗?何必强求所有人在阅读一篇文章后,都必须有同样的理解?
从伟大作品本身来讨论,越是伟大的作品,可以理解的可能性也就越多。《蒙娜丽莎》究竟表达了什么?给人什么感受?可以想象所有人的答案都一致么?都一致的话,那是讽刺漫画,只有讽刺漫画才会有单一的解读。所以,我们的审美不可能和其他人一样,其他人彼此也不相同。
所以请不要看轻你自己,不要看轻你自己的理解,更不要惧怕你和其他人的想法不同,要去找寻非标准答案。
当我们的审美或是感受,和他人不一样时,不要怀疑评判自己,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当你选择了迎合他人的评价,对自己的选择也全无自信,就看轻了自己的喜欢——这才是一种真实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