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国学•养生莲心彗眸菩提树下

心学开悟认知应具备的条件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6人  石竹

心学开悟多认为是极难,高不可攀之事,然而若摆开道理来说,则应属人人可为之事。

孟子讲的“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讲的“凃之人可以为禹”,佛家则讲“人人可以成佛”。尤其禅宗提出“直指心源,见性成佛”之理、法后,使上说成为了可能,即王阳明说的“个个人心有仲尼”。

为何历史上少有开悟圣人呢?时代之局限性,对开悟应具备的条件,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有认识而语言的匮乏而说不清。

究其实开悟应具备的条件仅二点,其一是认识的对象是人本具的心清净体;其二是人与生具来的心的“知用”。

以心的“知用”认识心之自体,应该说是每个人都具备着这个条件。人们所以不能开悟、未完成这一认识过程,首先是广大人群尚不知有开悟以认识心之体、用这么一回事,更不知其有何意义;其次,“知用”的认知功能受到了“干扰”因素的羁勒,在前面讲“知用”文中指出,“不虑而知”之知,是天赋的“知有、知无”,“知知,知不知”的灵知,出生后渐渐形成的“情绪之知”、“道德之知”、“知识之知”、“才能之知”等,是在灵知基础上建立的不同意识活动的架构与知识“模板”,这些知的架构对灵知来说,都起到了相应的锁定作用。

我们知道,意识中的知识模板,对观察到的客观现象的判断,可以起到决定作用。譬如早晨在东海岸看到太阳从海洋面出现,而后脱离海洋面,这一过程是太阳与海洋面的相对运动,对这一客观现象做怎样的判断,则依据已有知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地心说”思想牢固者,认为太阳绕地球转,因而得出太阳升起的结论,并引起太阳上升的内在感受。“日心说”思想牢固的人,认为太阳是恒星,地球绕太阳转,而且自转,因而得出地球转动的结论,并引起脚踏之地球在转动的内在感受。

这两种感受是对同一现象依据不同的知识架构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结果。如此宏观的,正常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事物尚且如此,开悟要认知的对象是无形仅有象的精爽之气,知识架构对其影响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正是这个缘故,开悟之修持要求歇息各种后天建立的知识活动,以便使灵知摆脱各种知的羁绊,完复灵知的本然状态,以便使其知“回归”心体自身,这里要指出的是完成这一步。并不是要人什么也不干,而是有事时,聚精会神、专心一意地干事情;无事时,宁神净虑,不朋从尔思地乱想,持之以恒,既有利于灵知的敏锐,又能使心体得颐养。

当这两者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心之清净体能被灵知察觉时,就是心的自显、自证、自觉、自知的开悟,即“时节因缘”的到来。

(摘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