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美好未来
遇见.光,遇见.花院长,遇见美好!
课前吴虹校长为我们讲了很多有关花院长的故事,提前告知我们花院长即将要讲的会是什么?一个多小时听下来,感觉自己一时间是很难想明白的,也很难听懂的!我相信要真正去听懂这节课真的不简单!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并且把花院长布置的作业好好思考一下再去完成!我第一点想到的是:为什么我们学校有学乐云这个软件却没有真正地用起来?
第二个想到的是一直困扰着我且极力想改变的事情,那就是如何提高我们班的语文成绩?这就是告诉自己,接下来自己要完成这两个作业,不知道是否找准了点!

花院长以一个小视频导入——如影计划!看起来和我今天看到的那个视频好像是一样的,就是在告诉我们:未来已来,我们去不去?之后花院长讲了色彩的对比,一时间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花院长要讲色彩的对比,直到花院长讲到一百年前和现在的教室:我猛然觉醒,花院长这是在告诉我们时代在进步,很多东西与过去一百年前相比是不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教室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呢?教室没有变,教育没有变?那么教育该不该变,会不会变?
若基亚手机为什么无故会消失?他们真的做错了什么吗?不,他们什么也没有做错,可他们就是输了!所以这一点真的足以让很多人觉醒,警惕!我们真的该去思考未来该怎么办?学校的发展该怎么走?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真的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
我们害怕,我们担忧!所以有一种危机感:我感觉无论自己怎么学,怎么努力好像都追不上技术的发展!因为我知道,我已经被技术远远耍在后面了!如果我再不去学,很有可能会被浪沙催着往前跑,那个时候就由不得自己走不走了!
互联网的本质是心联网。
看到这句话我想起了那句教育的技术是情感教育!如果我们脱离了情感教育,我想一切都无法谈起!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在赶集时遇见自己教的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迎面撞见我都不会开口叫我!那一刻,我真的特别想放弃教这个班!一个孩子是我无数次叫他在家写过作业,另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妈妈去世了)由于这一点,我也格外关照他。在学校来我家写作业的孩子之前还挺好的,碰见我都会叫我,也会和我聊天,但感觉一个月不见,他们对我就生疏了!而我看见他们好像也有点点陌生了!真的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能说我未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

花院长第一次讲这个图时,我想我是看不明白的。我的理解是,在第二段有两条,他们共存在,但我并没有想到在第二曲线出现时,第一曲线就应该要链接到第二曲线,如此才不会被淘汰,因为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新的接点!
教师培训模式有很多种吗?好像也没有,在过去我们用的最多的是线下培训,培训之后结果怎么样大家都不会去问,感觉培不培训好像其实都一样,因为大家不会动起来呀!而且确实线下培训存在花老师说的以下三个点:
参与度难以提高;
持续学习难以实现;
专业发展难以诊断与评估。
确实,而且对于乡村的学校来说,老师培训完之后真的就好像没有培训一样,因为真正得到成长的没有几个人,而且很多情况下,只有去培训了的老师可能听了一些,那么其他老师呢?

说起这点,可以说明学校的老师可以学习的机会很少,即使有,也只能是个别老师学习!而且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不太愿意去培训!究其原因,我想不止一个两个吧?
有什么原因呢?我所知道的大致有这三点:
1.培训太辛苦,培训之后还得完成作业,大家不想那么累,想休息;路途艰辛;
2.可能培训期间吃不好,睡不好;
3.培训之后找领导报销,太难太难!这样大家更没有出去培训的愿望!
所以说之前学习只是一小部分我们都没有做好,何况要把学习变成培训的全部!?我看学校的那个梦想课堂,花了很多时间精力,物力,人家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也多次叫老师出去培训过,可学校的梦想课堂依然没有上,大家都只是完成任务一样地应付检查。去培训的老师没有一定的安排,管你是不是梦想课堂的老师,你都去,只要谁有空,就谁去!所以我们学校大多数老师都去过培训,可惜我没有去过,而即使去过,自己应该也做不好吧?毕竟需要时间去学,去实践!说来说去感觉大家都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已,应付检查!好像自己是不能这样说的,可是事实上我真的没有感觉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看了花老师给我们看的一个小视频,感觉他们真正地用起来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好!而我们呢?

今年我们也有一个教学软件——学乐云。我想每一个地区的教学软件虽然名字不一样,应该功能是一样的。那天上午有一个老师专门给我们介绍了学乐云这个软件,还一直大力鼓吹,各位老师一定要去用这个软件教学!否则会扣分怎么怎么样?可是现实呢?

如果真的要大家都用起来,不应该做一个计划吗?一味地要求大家说要用要用!用到哪里,怎么用?单单听了一个上午大家就能用的很好?谁会真正主动去用?谁会在意这么一个软件?我真觉得很多事情不是说说就可以,必须从源头解决老师们的问题!
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老师是没有笔记本的。即使之前有,可能现在也没有了!既然要我们用电脑办公,为什么不给老师们配一台笔记本电脑?既然要我们用电子备课,为何又要我们手抄……问题多多,所以大家没有用好!

在第一曲线到达之前就要开启第二曲线!
如此才能拥抱变化,敏捷团队,成长为一个“学习设计师”!看着老师们孩子们用的这么开心,不得不让人去思考为什么我们用不好?为什么?也许知道,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没有想到!只是自己先做好自己的事,未来会怎么样,自己敬请期待!

花院长一直在重复着这三点:
要思维的深度,不要手指的力度!
小打卡让我们思考第一个,自己大概就是在埋怨为什么我们一直要抄抄抄?抄真的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有很大用处吗?无非是让老师好好备课,上课?我们抄的还不仅仅是教案,抄政治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等等,感觉一学期不抄很多东西这一学期是不会过完!繁重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时间让老师们去思考,很多乡村老师不仅要工作,下班后还要做家务,干农活之类的,一天24小时,如此劳累了一天,我想应该很少有老师会去思考一些问题!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解放手指的力度!
要人适其事,不要人尽其事!
真好,很多事情原来可以让机器去做,可是很多时候为什么还要我们老师去做呢?尤其是考试之后,很多老师会做错,因为忙着忙着,大脑有时候会不听使唤,它会进入疲劳状态!算错了任课教师就会生气,由于经常出错,然后领导就说算错一个扣多少分,多少分多少钱,以此来要求老师们不可以出错!办法虽好,可还是没有真正做到完全公平!尤其是语文:我没有想到有些老师说这话竟然说的理直气壮,好像其是真正正确的!
我改卷的时候也会有,刚开始很严,后来慢慢就松了。所以给的分有差别!
那天我的确很生气,虽生气却也无力改变,改卷的老师说:
刚开始很严,后来松了!
我是这样问的:
为什么写的好的作文分很低,写的不好的作文分还高?
改卷老师这样说,而且还有老师帮着这样说,我有什么办法改变?所以说有些时候人不一定做的比机器好,有些时候,人用情感做事反而情感成了一大坏处!
虽然我改卷之前会想好一个标准,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这样想,也不意味着我改的每一张卷都及其公平,我只是努力做到公平,并不会越来越松或越来越严!我想到的是:
如果这次考试关系到人的命运怎么办?为何改卷的老师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地说我改卷的时候越来越松?难道我们不应该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公平的分数吗?
虽然时间过去一个多月了,可是每每想到此,我就很生气,也为自己的无能而自责!为什么我就不能把分数改过来?为什么作为领导的那个人做事情之前不去想好每一个点?有时候我真的很痛斥某些做法,可是又很无力!
要学习设计,不要学习工具。
关于这一点,花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个小视频,这让我更加懂得学习设计的重要性!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去说:
呀,这个学习工具真好!教我用用吧!
可是再多的学习工具它也只是一个工具,它根本不会去想,你不动,它也不会动!可是学习设计就不一样,我们需要没一个人孩子设计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优秀个体!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太突出,一定有其突出的一面!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善于去捕捉家长们的优点,然后为孩子设计一种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让孩子们天天学语数外!
好好努力吧,要成为一个学习设计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我必须了解每一个孩子,且是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

我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用学乐云教学软件吧!
学乐云教学软件和花院长视频里老师们用的软件的功能差不多,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教,孩子更快乐地学!如果我们用好了学乐云这个软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变得不一样!
这件事的障碍点是:大多数老师不会用学乐云这个软件;大多数老师可能也没有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谁会对使用学乐云这个软件感兴趣呢?我想除了想用的老师,教育局应该也希望老师们用好,学校领导也希望吧!毕竟这是会检查的,可是检查出了问题却谁也没有想办法去解决!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呢?使用任何一个软件都需要电脑,都要懂得操作!我想除了老师们上课可以表演,学会用TPR教学以外我暂时想不到其他有效的方法,而且TPR,教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运用到教学中去的,需要自己思考!所以我觉得解决的办法是:
1.想办法人手一台笔记本
2.一对一教,新教师教老教师
3.多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4.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
5.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比赛,设立奖项,鼓励老师们多用,
6.安排好负责人
用了一段时间,大家自然都会了!大家都会,美好未来会不期而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