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思想海

男孩考99分跟妈妈说“对不起”:孩子是为父母而学习吗?

2021-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月色沉思

看到一则妈妈拍的小视频,河南平顶山的一个男孩,左手拿着两张试卷,右手拿着奖状走出校门。

男孩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对不起。” 脸上的表情也是怯生生的。

等到男孩走到妈妈身边时,他又说:“妈妈不好意思,数学只考了99分。”

虽然男孩又扬了扬手里的奖状,妈妈也连连夸奖“真棒”,但是男孩的“对不起”和“不好意思”还是让人听了不太对劲。

别说男孩的成绩已经非常好了,就算是考得不好,也不应该跟妈妈说对不起啊。

这会让孩子以为,成绩不好就跟做错了事一样,需要表达歉意,真的是这样吗?

有网友评论说:“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值得大家深思。”“那一句对不起,是他承接了你们的 压力。”

而男孩的妈妈在采访中却说:“很感动,虽然少了1分,但是他说的对不起,就已经顶了100分。”

很显然,妈妈是欣然接受儿子的这句对不起的,意味着妈妈也是认可儿子考不到满分,就需要跟父母道歉的。

学习是孩子的本分,但并不是孩子没有考到满分,就是做错了事情,这会让孩子以为是在为父母而学,并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1】

成绩不好,就要跟父母道歉吗?

看到一位高一学生在网上提问:成绩考的非常不理想,怎么跟父母道歉?

大家看到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觉得很难受,这位学生的问的是“怎么跟父母道歉”,而不是“ 应该不应该跟父母道歉”。

这说明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可了成绩不好就必须跟父母道歉,他纠结的只是道歉的方式。

而从他的描述中知道,上个学期末他的排名是年级前60名,而因为上网课时没有认真,导致 这回开学考的成绩几乎班级垫底。

因为这一次的考试和下一次的考试非常重要,分数关系到是否能继续留在重点班。

父母因此直接否定了他,认为无论下一次考得如何,他都会被退出重点班,他现在不知道应该如何跟父母沟通并道歉。

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谁料上网一搜发现,各大问答平台上,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问类似问题。

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这也说明在大部分孩子的心目中,考不到好成绩就要跟父母道歉,这已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可是从孩子们的问题中,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丝端倪,孩子们当时考虑的都是如何跟父母道歉,却忘记最应该做的是总结成绩下降的经验教训。

这可是本末倒置了呀!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当考得不好的时候,及时反思原因争取下一次考好,才是激发孩子不断努力的正确姿势。

因此,当孩子因为考不好而向父母道歉的时候,父母不是应该高兴,而是应该自省,到底给了孩子多大的压力?

【2】

激发孩子的学习内在动机是前提。

我家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数学跟英语考得还不错,只有语文有点儿拖后腿了,他自己有点儿不开心。

昨天晚上我下班到家,儿子拿了一份暑期计划书给我看,从每天早晨7点起床背古诗词,到上午写一篇作文和一份阅读理解,连下午阅读六年级的必读书都计划得清清楚楚。

他跟我说,六年级面临小升初,如果语文成绩再没有起色的话,会影响选择初中的范围,他一定会好好利用暑假两个月时间努力补课的。

我给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其实在刚知道他的语文成绩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儿焦虑,但是我跟他说:“你觉得应该如何提升语文成绩呢?”

只有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本身上的时候,才不会觉得考得不好就是对不起父母,才是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或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有研究表明,过度的外在动机,会减弱一个人做一件事的内在动机。

父母在平时跟孩子说:“爸爸妈妈辛苦赚钱给你上学,你要是考不好,对得起我们吗?”或者说:“家里什么事都不要你操心,还考不出好成绩,你好意思吗?”

这样持续不断的语言和行为上的施压,就是父母加在孩子身上的外在的学习动机,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孩子也认为,考不好就是对不起父母。

相对应的就是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被削弱,这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涯非常不利,毕竟随着年级的上升,是否拥有内在动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3】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在动机?

美国著名的动机发展研究专家 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教授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增强三个方面的因素来增强一个人的内在动机,就是胜任感,自主感,和联结感。

父母在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的同时,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让孩子能够胜任学习。

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说:人类有胜任的基本需要,即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需要。

孩子同样天生具有胜任感,他们天然地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学习这件事,重点是父母要让孩子体会到这种胜任的成就感。

哪怕孩子分数低到不能看,父母也应该说:“爸爸妈妈相信你的学习能力,下一次能进步1分 都是成功。”

这样孩子的胜任感不会被破坏,才有可能不断调整学习状态,培养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一次才会真的有进步。

其次,让孩子自主安排学习。

有心理学研究显示,自主的心理需求,是孩子需要自己掌控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父母其实都明白,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但是却总是忍不住对孩子的学习指手画脚,剥夺孩子的学习自主感。

科普作家万维钢给儿子买了一本数学习题集,原本每天是他给儿子撕一页做,后来儿子问能不能自己选择撕哪一页做,万维钢同意后,儿子做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在孩子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列出学习计划,这个过程中尽量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只有孩子的自主感足够,才愿意主动并且持续学习。

第三,让孩子与父母有联结。

联结感的定义,是指一个人与另外的人可以形成亲密信任的关系。

父母应该是与孩子有联结感的第一人选,关注孩子并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无论孩子学习成绩如何,都应该得到父母全然的爱。

做孩子的知心人,当孩子成绩下降时,父母要及时引导孩子修正学习态度和方法,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他支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责。

父母越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越是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才越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真正知道学习是为自己而学。

【4】

孩子是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父母就应该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只是法律的要求,更是为人父母的底线。

学习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父母需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让孩子从学习中体会到世界的友好。

从这一刻开始,做陪伴孩子并且给予孩子全然接纳的父母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