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经常会有这种现象,看到别人写一些文章看完觉得观点好独特,论证解说很有逻辑,看完以后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在心中跺脚为何自己就是写不出来。
在赵周老师的书中看过这样一句,看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如何,就看他会不会提问。我举双手赞成。因为我就是一个不会提问的人,我深受有问题就是问不出来的苦恼当中,时常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内心戏十足,一到问问题哑口无言。
这也正是我开始读学会提问一书的目的了,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会思考会提问的人。
在我们会提出问题之前,需要先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维,在我们客观评价一个人的分析推论之前,必须先找到他的分析推理之所在。总结起来就是: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找准论题和结论。
有些时候很简单,作者或者演说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或者你可以直接在正文当中找出论题。但有些时候有些问题并不直截了当的提出来,你必须在作者的讲述中进行推断。当论题没有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结论。
以下是原文中对找准论题和结论的一个练习。
法庭审判的实况录像该不该在电视上向民众播放?貌似摄像机一进法庭,审判体系很容易就会土崩瓦解。受害人在一小部分人面前作证还吞吞吐吐,一旦他们知道他们所说的每个字都要播送到千家万户,势必导致他们干脆缄口不言拒绝作证。当对被告的审判在电视上播放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了“被告疑罪从无”这一法理可言。人们观看电视上的法庭实况转播,并不是因为他们关心国家有没有能力来确保司法制度的顺利实施;相反,他们都是来看证人出庭作证的刺激场面:把这当成娱乐消遣。因此,还是让摄像机待在法庭外面,让观众看看根据法律体系杜撰出来的情景喜剧比较好。
一篇文章的论题不是在开头就是在结尾。开篇第一句,法庭审判的实况录像该不该在电视上向民众播放?在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关键词该不该,往往规定性的论题它们的提出都是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什么不该,在这一句中我们看到了关键词该不该,所以我们有理由判定它就是本篇的议题。接着我们开始找结论,似乎这个结论非常容易找到,本篇的最后一句因此,还是让摄像机待在法庭外面,比较好。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法庭审判实况不应该在电视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