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超!
人生不如意事占了百分之八九十,因此而抱怨的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爱抱怨的人的这个思维动作,就像牛一样,遇到敌人就只会用牛角去顶,没有别的招数,只有一招,没有进行技术性处理,属于简单粗暴,效果当然很不精致,不能满意!倒是绝大多数人会加以理性处理,告诉自己别计较,否则麻烦会越大,告诉自己别抱怨,否则会陷入恶性循环走不出那些烦恼,这是拥有一颗知因识果的心,看得见因果,所以会自动避开那些会造恶果的因,如此便不爱抱怨了。
少数没有智慧的人,不如意事这么多,哪有不抱怨的呢,不抱怨,这颗痛苦的心怎么搁得住?不抱怨,那受到的伤害怎么弥补?但是抱怨只会让痛苦定型和固化,并不有助于你逃离痛苦。一个正在抱怨的人,肯定看不见别人一样也有的痛苦,因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抱怨的情感注销了他们换位思考的大脑功能,于是大家都有痛苦的情况下,他们仅仅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难处,就得不到别人的同情以及是非上的认可,接下去的就遭遇他人的冷漠、无视,甚至打压。
但是不要执着,不抱怨是一种理性、智慧、修养,但是愚痴里面也有觉悟,抱怨声中也蕴含着大量的人类理性,仅仅是因为在人类社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抱怨会导致灾难、不幸,所以不抱怨才会成为一种智慧,但是你有没有观察到一点,这一切的规律,跟人体的大脑内部的情感功能,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环境有绝对的关系?
如果我们的大脑没有“恨”、“鄙视”、“反感”、“厌恶”、“讨厌”这些功能,抱怨的人实际上很安全,没人会对他们构成威胁或者伤害,因为人性已经没有对其抱怨产生出恶意相加的可能性,这样的恶意的情感基础的大脑功能不存在了!
再假设我们的物质生活环境,不需要剧烈且辛苦疲劳的劳动,我们无需劳动,就能获得一切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而且源源不断,应有尽有,而且人的肉体不会死,可以永生不灭,打了也不会感觉疼,运动多了也不会感到疲倦,那么我们人类处于完全满足状态,毫无后顾之忧,这样,那么我们无需刻薄地去对一个正在抱怨的人产生反感或者厌恶的感情,即使我们的大脑还是具有这样的情感功能,我们还是不会动用这样的情感功能。
以上假设是一种超理想化状态,不是现实态,人类目前的科技发达程度远远够不着,但是那超理想化状态的心灵境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可以因此容许一定范围的无害化抱怨,那么如果你独具慧眼,在某些特殊场合特殊环境当中发出抱怨声,或许一点害处都没有,但是前提是你不能执着,因为环境和情景随时都在变化,你要随时都可以放得下抱怨,你的抱怨亦真亦假,你可以顷刻间将其当真,也可以顷刻间将其当作假的,你的心没有固定标准,因为你不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