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还乡手记#《回头望故乡,故事从头讲》重庆大学+重庆大学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唐山市。提起唐山,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七十年代的大地震,然后想到的是漫天不散的雾霾。似乎一提起唐山,与之联想的,就必然是一些与灾难、污染有关的东西。但事实上,唐山也有不少好的方面。你不知道,它历史悠久,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它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16年,唐山还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议。
唐山坐落在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旁边,非常便利地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最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但又因为城市规模的限制,让这座小城又保留了一份独属于小城市的温暖和善良。从小,我就在这里长大,用自己的眼和耳,去见证了许多人和事。回头望故乡,关于故居、母校、故人,有许多话想讲。
故居
这天早上,我起的很早。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便顶着寒风出了家门。第一个目的地,便是我小时候住的小区。它位于丰润区最大的百货大楼后面,有着几栋现在已经不常见的点式楼。我家就在最里面的那一栋,紧靠着小院的院墙。院墙不是很高,小时候的我和几个小伙伴最爱的就是踩在上面走独木桥,直到被路过的大人训斥才从墙上跳下来。到了晚上,会有周围几座楼的老人和年轻人点亮灯火,四人一桌的坐在灯下打麻将,孩子们就在附近玩,从捉迷藏到扔沙包。当时的我们眼界尚浅,于我们而言,这座小院就已经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征服了这座院子的人,就仿佛征服了这个世界。

而现在呢?小院的院墙已经被拆掉了,用水泥重新抹了地,连一点痕迹都不剩。几栋楼里住的相熟的居民,也纷纷搬到了设施更加完善的新小区,如今院子里住的,多是为孩子上学租房的过客,每日脚步匆匆的从楼间走过,会去点灯的人,却是没有了。
母校
从院子出去走到公交车站,坐上114路公交车,一个小时后,我到达了曾经的母校——唐山一中。唐山一中是整个唐山市最好的学校,即使在整个河北省,也是极有竞争力的学校。它的前身是清末民初的永平府学堂。李大钊同志是我们的校友。每一个唐一人,都曾经走过行政楼前的大钊林,都曾经在大钊像前,留下自己的愿望和足迹。
走过教学楼,到了翔云山。说是山,其实只是一座海拔几十米的小土丘。上面种满了山楂、苹果之类的果子。到了秋天,班主任会带着同学们上山采果,身手矫健的男生会到最高的枝条摘下果子送给女生,然后看着她们被酸的皱成一团的脸嘻嘻哈哈,然后又是一番追追打打。

也许是被我们当年摘得太狠,如今的翔云山前立起了栅栏和大门,一把大锁,锁住了翔云山的果子,也把我们的青春锁在了里面。
但是,后来的学生们也会有属于他们的乐趣吧。
青春的乐子,永远不缺。
犹记得我们毕业那年,校长先生站在台上,极有自信的和我们说:“唐山一中的学生,就是要饭,也是丐帮帮主级别。”
当时的我们只顾着哈哈大笑,觉得校长自吹自擂的有些过了。现在想起,嘴角却又忍不住上扬,只是这一次,我们只有骄傲。
在唐一,我们有过最好的青春,最好的朋友,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做最好的我们?
故人
和老同学们约在门口的奶茶店,见面说笑一如从前。令人欣喜的是,店主竟然还记得我们,听说我们是同学聚会,还特地送了饮料和甜点给我们。
向店主道谢,走上楼,把两张桌子一合,然后,打牌!
斗地主、打A、打娘娘……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的花样。虽然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平时的我们也会喜欢玩吃鸡、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但最让大家喜欢的,还是在那些年没有手机的时间里,躲在储藏间里一起玩的那副纸牌。
说来也奇怪,明明平时在网上想不起来问候一句的同学,见面后本以为会很尴尬,但一打上牌,却又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说话聊天,没有一丝隔阂。女同学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却能毫无顾忌的吃吃喝喝,男同学穿的衣冠楚楚,说起话来却还是当年那只禽兽。
人类,是最好改变,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生物。
这话一点也没错。
故居可以被时光腐蚀,回忆可以被锁链束缚。但是人,只要还在那里,就会有故事可讲,就会有观众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