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学习

面质性“我信息”失败——P.E.T.笔记17

2017-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冯妈
面质性“我信息”失败——P.E.T.笔记17
什么时候使用“我信息”?

我们是不是有时已经怒火中烧,可是孩子却是无动于衷、莫名其妙?这个时候,其实是父母在问题区,而孩子并不觉得自己有需要处理的问题。

所以,父母及时察觉是自己处于问题区,看清孩子行为的实际情况,而非主观分析,反省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感受,把事实、感受和影响告知孩子,这是P.E.T.所说的“面质技巧”——使用“我信息”。

“我信息”失败的原因

在刚开始使用“我信息”的时候,往往会非常受挫,甚至会怀疑面质技巧的可行性。当我们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会发现自己曲解了“我信息”。

1、“我信息”不完整。

“你没有换拖鞋,我都说烦了!”

“你不换拖鞋,地面弄脏了,妈妈要经常拖,会很累哒!”

2、“我信息”里含有“你信息”。

“你看电视1个小时了!眼睛受不了啊!保护视力很重要!”

“你看电视的时候经常揉眼睛,妈妈很担心你的视力,你知道治疗近视既需要时间又未必能治好,如果真的近视了,妈妈会后悔没有趁早提醒你保护眼睛。”

3、“我信息”过弱或过强。

我们表达真实感受的时候,请确保孩子在专注地听,如果信息太弱,没有引起孩子的重视,往往结果是得不到回应;如果信息太强,孩子会被吓到或是感到委屈。

所以既不要依赖“我信息”改变孩子,改变往往需要从自身开始、耐心等待;也不要担心孩子受伤害,而刻意减弱“我信息”,伤害更多的来源于主观评判和指责。

“你拿着刀,我有点担心。”

“你拿着刀,吓死我了!万一受伤,我就活不成了!”

“你拿着刀舞来舞去,妈妈看着害怕,一旦伤到自己或别人,都是非常危险的!”

4、孩子坚决持续他的行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就要跟爸爸一起,他都一个星期没陪我了!”

“爸爸出差累了,需要休息呀!”

“不,他就躺在我旁边,我写作业他睡觉!”

“你写作业灯光太亮,爸爸不舒服。”

“他经常开灯睡觉,我也不打扰他呀!”

“……”

5、孩子行为对你没有实际影响。

“快一点起床!迟到了!”

“总是吃糖会长虫牙的!”

“吃饭不要翘二郎腿!”

“赶紧写作业!”

“见到叔叔怎么不打招呼!”

6、亲子关系被破坏,孩子有防卫心。

如果我们在孩子处于问题区的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倾听,同理,我们处于问题区的时候,孩子也没有耐心和意愿倾听我们。此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慢慢修复亲子关系。

所以“我信息”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7、信息的表达内外不一致,父母心口不一。

“妈妈也想陪着你,可是我需要上班。”

“就一天不上班不行吗!”

“不上班要扣工资的!”

“你总是上班不陪我!”

“妈妈周末陪你?”

“总是说周末!说话不算数!就今天!”

我们有许多大人的理由,期待用这些理由引导孩子改变,往往会忽略了孩子觉察力和感受力。长期的心口不一会大大降低信任度,造成“我信息”使用无效。

8、“我信息”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有时效性。

孩子们接受了“我信息”不代表会以后能一直遵守承诺,他们会经常忘记,这是正常的。亲子沟通就是在同样的事反复处理,然后再出现不同的事,再同样地反复处理中,不断达成一种默契,直到稳定地形成家庭模式:或暴躁、或隐忍、或压制、或宽容、或冷淡、或温和……

“我信息”无效请使用换挡技巧

1、当愤怒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愤怒的来源,究竟我们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愤怒被点燃的那个模式来源于哪里。

控制情绪的四个问题,帮助我们平静:

你最希望别人怎样对你?(觉察需求)

你当时怎么想?(觉察感受)

如果重新来过你会怎样?(解决方案)

你现在能为这件事做些什么?(如何实施)

2、如果情绪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可以转换到“积极倾听”,根据双方情绪的温度,不断地在表达感受和倾听对方两种技巧中反复转换,来寻求解决方案。

“爸爸,天黑了你要去哪里?”

“去奶奶那儿看看。”

“我想你陪我一起玩儿。”

“不行!”

“爸爸,你出差一个星期都不陪我,你只知道去看奶奶!哇哇哇……”

……

“来,咱们到这边说说……昨天你希望爸爸陪你,所以爸爸陪你一起睡觉哒?”

“我希望他陪我一起玩儿!”

“嗯!他昨天累了,所以只能先睡了。今天,你一会儿还有英语课,也没时间和爸爸一起玩儿。”

“爸爸陪我一起听课也行。”

“爸爸很喜欢看你和外教对话,可是奶奶有点不舒服,需要过去看看。”

“我生病奶奶都不来看我!”

“奶奶80多了,一直都是姑姑们在照顾。”

“那爸爸明天再去看也行啊!”

“爸爸走路去奶奶那边,也是为了锻炼身体,他的肚子最近又丰满了不少,引得肝区很不舒服。”

“我也能走路!”

“爸爸走路很快很累哒。你能跟上吗?”

“能!”

“可是妈妈担心你的膝盖,今天还肿着。如果累了,也只能走回家,爸爸不开车的。”

“我能坚持!而且膝盖是一碰才疼。”

“哦!那英语课怎么办?”

“上完课再去。”

“那样就很晚了,走路来回需要两个小时。”

“……”

“你想怎么办?”

“和爸爸在一起……”

“爸爸他不愿意等你上完课咋办?”

“那……我能取消今天的英语课吗?明天再上?”

“嗯……好吧!”

“太好了!爸爸,我们一起走路去看奶奶!”

其实这么远的路,步行也是一种锻炼,哪种锻炼都是学习;这么紧张的关系,亲情也是一种历练,哪种历练都是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