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管理系统每天写1000字

永澄:下一版本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构思

2017-07-26  本文已影响154人  易仁永澄
如何思考系统构建的问题?

1

本文是我的思考过程的呈现,主要目的有两点:

由于我在写作时并没有获得最终思路,可能这篇内容本身就不完整。不过,作为期待成为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实践者,我还是想把不完美呈现出来,这样更利于大家去参考、学习,以更好地进步。

首先必须定义一下,什么是信息管理系统。这里有两个关键名词:

信息。指的是尚未成为自身结构化认知体系一部分的内容,也就是各类资料、书籍、视频、他人金句、方法、经验、流程、PPT、动画等。

管理系统。主要指用系统的思维(封装、结构、关系等)进行管理的方式。

2

正式开始之前,必须要明确目的。个人对于信息进行管理的目的有:

这些目的的假设主要来自两点:当下时代的特点和我的知识现状。

根据《思考,快与慢》中对注意力、精力的研究结果来看,注意力越是分散,学习效果越差,精力状态也越不好。而当下时代,所有产品提供商都在抢夺人们的注意力,他们虽然没有恶意,但是,他们却把我的注意力切得稀碎。

其次,随着自身知识边界的扩张以及对高阶知识的不断探索和掌握,我能够越来越轻松地掌握更多知识,因此也会对大量知识产生兴趣。这就会导致我的内部有一个动机,这种动机会切分我的注意力。

因此,如果我不能夺回对注意力的控制权,那我将失去快速发展的可能。这一条对应了5条目的中的前4条目的。

最后一条目的也很简单,根据认知科学的原理,无法和自己的已有认知系统进行打通的知识,都只是信息,是不可能为自己所用的,因此,必须要对信息进行转换,将其和自己的认知体系,尤其是和已经实践过的认知体系进行结合

3

根据以上的目的,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思考整个系统结构应该为:

为了和知识管理系统进行区分,信息系统输出的一切内容均为素材级别。至于如何和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利用知识获得更好发展的可能,那我就安排在“做自己的CEO”课程里讲解吧。

基于系统的思考,绘制流程图如下:



在上述图示中,色彩的定义为:

将系统分析和流程图对照,发现流程图已经涵盖了系统分析的结果,说明该流程在理论上是跑得通的。

4

现在要形成下一步的具体任务了,根据流程图,可以得到以下任务:

根据RSQC模型分析,以上是系统建设目标的R(范围),根据我当下的时间和精力状态,预计上述的所有内容完成构建需要1个月的时间。可是,既然是边际成本递减的项目,我还是决定提高每个任务的Q(质量),我要求每个任务都要充分思考假设、找到理论支撑,并形成具体的实施文章。根据重调的进度,我要将整个进度延期至3个月。

成本部分,我期待采用团队共同推进的方式进行处理,拟定投入2-3个感兴趣的成员,跟我一起共建信息管理系统。如果你期待成为我的团队中的一员,请你确保你符合以下条件:

请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对上述条件进行说明,并在本周五13:00前将你的说明发至我的邮箱:ceo@runwith.cc。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建设一个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今天的内容是我的思考过程,不知道你是否发现,我使用了黄金思维圈、假设分析、目的和任务的对照校验、流程图、目标管理与任务分解、RSQC、决策原则、知识众筹等一系列技术,同时还调用了我的影响力来提高团队筛选的门槛。希望,我将我的方法展示在你的面前,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思考问题的帮助。

今天是观察实验的第17天,今天的问题很尖锐,请你回答:“通常情况下,你遇到问题是怎么处理的?是逃避、是假装看不到还是直面去处理?你处理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固定的套路?你思考问题的时候是否有必须遵守的原则?通过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后你将如何面对你的问题?”

赶紧来回答吧,今天的留言标签是:#观察永澄50天实验-17天#,快快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