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好毕业

文学的沉淀

2018-11-20  本文已影响5人  柯鹏越

“文学”这词两个字,简单,但是意味深厚。今天我想讲文学一个小的分支,经典文学智慧。对于经典文学智慧,我们比较经典著作《论语》、《弟子规》《道德经》《金刚经》等。时代在不断进步,为什么我们理解经典文学智慧越来越少。是我们越来越聪明,不需要经典智慧,还是现在人学习能力不行。

前段时间,在央视新闻上同济大学博导赵旭东老师(今年上半年在华东师大中北校区和赵老师沟通过一次),他作为资深心理学教授,在谈论中国近二三十年急速增高的一个是心境障碍或者叫做情感障碍,已经高达5%左右。还有一个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包括各种恐惧症,慢性叫广泛性焦虑,还有滥用药物就包含酗酒、吸毒这些,以及吃药物导致的对药物依赖,这三大类就差不多15%左右的患病率,另外还有5.5%左右的60岁以上老年痴呆症。中国如此庞大的心理疾病群体。那么我们中国有多少心理医生。截止到2017年,我国专业精神医师有3.34万人,心理治疗师约6000人,能够提供专业精神科医生有3.34万人。(我老家县城无为县140万人口,所有医院没有成人心理科室,只有市里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的社会,按这个估算中国还需要130万名心理治疗师。很显然130万,需要不少年才能达到。

通过国内获得精神疾病比率,超过1/4群体,那么为什么时代进步,人越来越聪明,反而得心理疾病增加,而且大部分来源于压力、焦虑、恐惧。这三点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工作遇到的问题,短时间以及长时间形成。那么现在社会发展,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解决方法,反而使这患病群体增加,很显然现时代很难解决目前心理问题。那么我们回味历史,历史中有没有人遇到焦虑、恐惧、压力。古人是用什么智慧去处理、应对。

我们生活中来源于各方面压力、焦虑、恐惧的问题,我们时常通过听到一两句论语,或者道德经等一些经典,就豁然开朗,其实古人和我们一样,生活和工作时长会遇到问题,他们也是一步步走,遇到问题,然后去解决。有一些圣贤在有文字情况下进行述说和记载。但是由于古代还没有印刷术时,只能通过竹刻或者用毛笔写在竹子上。体积非常大,而且制作也很麻烦,也就使得古人对于要记录和表达内容在竹板上内容精简。随着印刷术越来越发达,人民想表达一个内容写的字越来越多。加上人心浮躁,写的内容停留一时多,长久流传下来越来越少。也就好比我们当下时代,一本书能保持30年热销,少之极少。

通过历史我们了解到古人许多智慧记录在经典书籍中,那么对于经典书籍学习,由于时代断层严重,导致很多人对于经典一眼下去不知其解,二眼下去还是迷茫,三眼下去没有人讲解似懂非懂。于是就没有第四眼,也就自己在浮躁社会中找答案,越找越浮躁,最后通过疾病形式使得自己慢下来,在通过宗教及古代智慧,或者能静下来听闻人生真谛,在停下来思考日常生活,调节身心,情绪好后,慢慢整个人气色也就逐渐恢复。这一个流程显然是痛苦的,同时也是本末倒置一种情况。

对于生活,我们很难理解经典智慧文学,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一个古文基础,一部分是小学和中学语文没学好,第二没有一个长期好的阅读习惯,导致自身对于文学智慧缺乏理解力。所以我们当下在学校还能学习语文的,要多把古代文学学好,第二多阅读书籍,让阅读书籍维度和层次逐渐增加。同时要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古代经典智慧要多去诵读。

古代智慧文学,是我们思维困惑一把金钥匙,能否打开思维困惑的大门, 文学基础就是配钥匙工具,书目就是钥匙本身,钥匙孔的配置,就是你阅读的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