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彩记忆(15)
独立过日子对于年轻的我们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孩子的牛奶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想买好一点的奶那就得舍得花大价钱。工资一发,第一保障的是孩子的奶钱。
如果孩子一不小心生个病,那就得抓瞎了。
J虽说从小过的是苦日子,有节俭意识,知道一个月花销需计划着过。但我却毫无收支意识,发工资的时候就顾着买心怡的东西,尽管都是家用,但价钱上是完全没概念的。印象中最狼狈的一次是买了广百的一个漂亮摆件花了近一个月工资。那个月J向同事借了些钱才勉强渡过难关。
之后我依然还有多次感性消费的现象。但两人的工资由J一人统筹了。母亲终究还是担心我们的小日子,她特意不打招呼坐飞机过来巡视一番。知道我完全没有生活的常识,当机立断支持J管家。“她呀,读书还行,其他真不能放手给她。有钱三天嚼,没钱二十七天熬。”
我们俩都很明白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还需要趁年轻继续读书深造。母亲不仅给予时间和精力的支持,还亲自过来带着她的小外孙,免去我们的后顾之忧。
一年一年,父母开始了双城生活。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不顾一切地帮助我们。羊城的热是没有上限的。冬天不例外,一年春节,父母和我们一起到海边过春节。气温高大28℃,临时准备衣服都来不及。
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也从襁褓中渐渐会说会笑会打会闹了。
“外婆,您腿不方便,下楼梯的时候您就扶着我肩膀吧 我可以做您的拐杖。”
“外公,您看不清就让我来瞧”孩子和我爸妈的感情似乎超过。
两岁左右的时候爸妈把孩子带回桂林了一段时间,孩子和我们分开的日子里我濒临崩溃。
听到楼下有孩子哭的声音我就神经质地想着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要和孩子说话,但孩子居然有天不愿意和我说话了。我难受死了。
我知道自己和奶奶感情深,就因为呆在身边,日久生情的缘故。我顾不得自己身心疲惫一定要把孩子放在身边带着。
在火车站接到孩子时, 他居然不愿意要我抱。一副陌生而失忆的状态,我心里恨自己当初太不明智,就不应该让孩子离开自己这么久。
我把很多照片让他好好辨认,指着照片让他反复熟悉家里的每一个人,还编着胎教时的音乐哼曲子一遍一遍哄着他入睡。学着我父亲的腔调教他三字经,他似乎有点点找到来自声音的认同了。
他害怕深色,深蓝深黑,菜里的豆豉都害怕。我曾一度担心他会有什么颜色障碍,过了半年时间,似乎一切如常了。
我们一家三口在绿草如茵的大足球场漫步时,“妈妈,你追不到我……”欢快自在,略显笨拙的小肥仔仔。我着实从心底松了一口气。
然而孩提时代父母亲缺位带来的硬伤在成长的日子里还是不断有所显现的。每到大考,他都过分紧张,入睡比平时要滞后,导致次日晨着急忙慌或睡眠不足。
孩子不知心里是否会埋怨我们。希望长大的他会理解父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我们也初为父母,如果多几个娃那就会有经验了。
当然为了与孩子能平和对话,我还是坚持和他用书信交流的,有时是小纸片,小便签。他有一次是从哪里学来一个词,用在我身上,让我难过了好久好久。
“妈,你人老珠黄。”记不得是提到什么的时候,他就顺口一说,那时我才过三十。我自知自己不漂亮,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说成这么不堪了。他刚上四年级。
那次我们走在公园的林荫路上, 我们刚从图书馆返回家。我估计和自己一直很素黑的打扮相关。我楼道的一个女孩有次见到我更惊讶地喊“天啊,难道遇见鬼了么,一身黑到底”。
我意识到自己的颜色偏好太单一,孩子们很讨厌黑不溜秋的穿着。
我再去购买服饰时,让儿子替我选颜色。一个六一节,帮他买了玩具之后,他真的履行职责,替我选衣服了,天蓝色连衣裙。我没试过这么浅色的,我很不自信。
但为了孩子我在家穿,孩子很开心。得意地告诉他爸爸,“知道这裙子谁选的么,是我挑中的。”
孩子开心的时候,是我们一家的春天。
叠彩记忆(15)图片来自D老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