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文学世界读书

白夜

2019-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许如闻

白夜是在纬度达到一定度数的地区(中高纬,接近极圈,但在极圈外)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在我国最北端漠河附近,夏季接近夏至日时,会发生白夜现象。

图片源自百度

        作为一种只存在于部分高纬度地区的自然现象,白夜一直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我无法想象的。如果太阳一整天都挂在天空,没有夜晚的话,生活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不得不说,这样的场景是幻想孵化的绝佳场所,因为日夜难以区分,光亮一刻不停地洒在头顶上,人无法像在黑夜中那样巧妙地逃离现场,只能任思绪肆意纷飞。白夜是幻想家的舞台,它承载着的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而是永远悬在半空之中的无法安息的梦境。黑夜无法降临的时候,梦只能漂浮在日光之中互相碰撞,你撞上我的梦,我撞上他的梦,拥挤的梦无法在私密的空间里独自消化,人的神经无法在遮掩秘密的紧张状态下松弛下来。人们需要夜晚,白夜让人无处逃匿,只能一刻不停地大口喘息。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讲述的是幻想家的罗曼史。一个是从来没有和任何人打过交道的郁郁寡欢的独行者,一个是整天被奶奶拴在围裙上半步不离的可怜人,两个人在相遇之前最擅长和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幻想。在彼得堡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里,像草籽一样不知道生长着多少这样的灵魂,他们仿佛不曾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实在地生活着,而终日靠着一点面包就着幻想喂饱自己透明的灵魂。幻想是他们的休闲,也是他们的生命。只有在幻想之中他们才能够感觉自己活在一个有温度的世界中,戳破幻想之后现实留给他们的只有虚无。当然,并不是自己从刚出生就选择了幻想,他们都是不得不靠幻想生长的人。现实生活的无聊、压抑、枯燥、恶心,人与人之间的束缚、冷漠、欺骗、谩骂,他们不过是无法孤身一人承担现实的重负而已,像是蒲公英的种子,无法找到适合自己停歇的土壤,自然也难以感受到生活在现实土壤上的人们的快乐。

        当两颗气泡般脆弱的心碰撞在一起,谁能够给予谁更多的力量呢?他们的爱情转瞬即逝,像是无意间的一句梦呓,刚说出口就已经破碎了。这篇小说的幻想气质我很喜欢,但是哀痛呻吟的感伤主义色彩我却无法接受。我无法忍受脆弱的幻想,这种幻想总是介于现实和梦境之间,期盼着现实终有一日能够眷顾这颗脆弱的心灵。我不相信现实,或者说,我憎恨现实,不寄希望于现实,我知道现实从来只会戳破幻想而不会充实幻想,与其做一颗贴近地面的气泡,不如向高空越飞越远。

        当然,除了精神病人,谁能永远活在幻想之中呢?可能有人会这样反驳我,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完全抛弃现实坠入幻想的旋涡,而是我不愿意自己的幻想和现实试图在同一个平面撕扯我。我愿意做梦的时候就做梦,天高皇帝远,爱怎么幻想怎么幻想,只是为了快乐,其他的希冀永远不需要;我需要生活就生活,老老实实扎在土壤中,像所有泥土塑成的人一样,活在压力之下。这样可能很极端,把自己分裂成两种人格,活出两种人生。可是我觉得这样能够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我不愿意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惦记着悬在自己头上的那把剑何时落下,我不愿意生活总是像一种夹杂了新鲜氧气和肮脏灰尘的空气一样混沌地出现,澄明的生活才能是我的心真正安静下来,体验每一个低谷和高峰。

        人活一辈子,纯粹的快乐真的很少。我有时候爱幻想,有时候也爱生活,这两种状态只要不被牵扯到一起,我的生活能够维持在一个双重快乐的平衡之中。独处的时候,看书的时候,发呆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幻想会跟着我在任何一个时空中遨游,让我有机会体验每一种人、每一种生活、每一种人生。团聚的时候,交流的时候,和父母一起买菜做饭的时候,学习熬夜三点一线的时候,生活也会在平实的土壤里开出不一样的花朵。人注定是要过两种甚至多种生活的,一种示人,一种示己。能够始终过一种生活的人很少,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

PS:许如闻,90后文字爱好者,爱书者,文笔浅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互相关注,多多交流。

 ​声明:本人发布作品均为个人原创,如非原创,会特殊注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但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