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大家谈水浒传

“九纹龙史进”有感

2019-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妍2020

水浒中的九纹龙史进,是我放假这几天随便翻翻读到的故事。
其实十几年前,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
就曾翻阅过水浒,不过算是通读教育,
只记得好汉的绰号和姓名,
其余的故事情节倒不大清楚。

现在每一页都认真斟酌,
仔细去读,
慢慢品读。

那史进原来是史家庄上的庄主,
没想到离家不远的山上竟然有一伙土匪强盗,
把偷盗的主意打到了史家庄的头上,
特别是三寨主不听两位哥哥的建议,
偏偏一意孤行要攻打史家庄,
结果在和史进的较量中落败,把俘虏。

原本史进也想把贼人献给官府,
第一是为表彰正义,
第二是为民除害。

还没等史进有所行动的时候,
山上的其他两位寨主按捺不住,
想要救出三寨主,
一番商议之下,
觉得硬攻打不是道理,
因为史进一身好武艺,
与他打斗胜算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山上的其他两位寨主决定以退为进,
主动带着一群小喽啰和财物,
去史家庄赔礼道歉,苦苦哀求之下,
史进退步,放三寨主归去。

这伙山贼感念史进的高义和大德,
逢年过节都会给史家庄送去厚礼或者牛羊,
而史进也不是贪占小便宜的人,
所以往往都会派庄客回礼以示友好。

一来二去,山贼和史家庄慢慢熟识起来,
约定某一年的中秋来史家庄共度、把酒言欢。

不想这传书之人出了问题,
被史家庄的庄客因为醉酒夜宿野外丢失,
偏偏捡到这份书信的人,是个好事者的猎户,
他正愁没有赏银和入项,
就急哄哄的将书信交送至县衙。

等到中秋月圆之夜,
史进和众山贼把酒言欢之时,
史家庄被官兵团团围住。

于是,便发生了史进和官兵的火拼。

山贼们倒挺讲道义,
让史进不要管这档子事,
或者把他们交出去,
可是史进不肯,
吩咐庄客们收拾家中细软,
然后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庄园,趁乱打斗出去。

故事的结尾是:
史进失去了自己的庄园,
成为作乱之人,
再也无法回到良民的身份。

三个山贼们回到了自己的山头;
丢了书信的庄客被史进杀死泄愤;
捡到书信,又去官府报信的猎户,也被史进一刀砍成两半。

《水浒传》中多数故事的引线,都是由仆人或者庄客或者媳妇出了问题,
而导致那些好汉(小吏)不得不犯罪,
从而无法回到正途之上,
最后落草为寇的结局。

比如说:杀了泼皮牛二的杨志;
杀了外室阎婆惜的宋江等等,
无一不是被推着,
走向了造反的结局。

史进如果没有被两位山贼的苦苦哀求所打动,
他就成首告山贼、有功乡邻的人;

史进如果没有接受山贼们的谢礼,
就不会变成和山贼有来往的人;

史进如果早一些划清界限、
悬崖勒马、就不会变成被人出卖、被官府包围庄园的人。

史进如果能够在官府包围的时候,明哲保身,
权当自己是被胁迫的,
主动把山贼交付出去,
他也不会变成家园被毁、被官府通缉的人。

这一切都离不开史进的高义性格,
他觉得做人要堂堂正正,
要光明磊落,要义薄云天,
不能落井下石,不能背信弃义,
不能欺负弱小等等,
所以他一步步的将自己拖到了深渊之中,
最后只能落草为寇。

山贼可恨么?我看未必!
是史进不敢大声的拒绝贼人的好意或者歹意,
不肯表明自己的立场,
不肯伤害自己所谓的名节。

如果史进派去的庄客不爱喝酒,
或者能正常饮酒而不贪杯,
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波折;

如果史进派去的是其他的庄客,
老老实实,一心一意为主人的利益考量的人,
也可以避免后面的事端;

如果捡到书信的人,
不是财迷心窍的猎户,
而是其他的心地善良的贫民百姓呢?
是不是就不敢主动上交官府,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风波了呢?

如果中秋当晚,史进又有了别的事情缠身,不得不离开这是非之地呢?

山贼见到史进不在家中,转身离开了呢?

这所有的一切变不会发生了吧,
可惜无巧不成书,
史进注定成为被山贼拖累的史进,
成为反贼史进,
成为梁山众好汉中的史进,
这一切都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后来史进主动拒绝了山贼的邀约-
--去山顶落草为寇,
而是去寻找自己的师傅,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师傅,
而王师傅也是个性格正直的人,
因为得罪了高衙内,
不得不离开了东京,
去了别的地方谋生。

这样的一对师徒,同病相怜。

在水浒传中,得罪高衙内的人不在少数,
比如说豹子头林冲,
青面兽杨志,
再加上这个史进的王师傅等,

一个奸佞当道,坏了多少英雄好汉的前途和人生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