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人生哲思想法

|人们更喜欢真实的人---愿意表达脆弱的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和

2021-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挹洗俏月

在开始每日更文之前,我执著地认为读者是喜欢真实的表达的,因为在如今海量的自媒体文本中有一些文字是重复的甚至是没有生命的。

真实的表达不意味着无意义,也不是无趣。而是一个真实的人把自己的一切与读者互动的过程。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也更倾向于喜欢真实的人和真实的表达。

在《如果父爱缺席》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想要更自在地活着,就不要总是用坚强的外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看似完美的人,因为你需要持续消耗能量去维持这个完美的形象。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父母的亲密关系模板都有可能不同程度的缺陷。

假如你确实感觉到了伤痛,要允许自己悲伤。同时,我们也需要要一种仪式来悼念过去的伤痛。给自己一些时间,用来悲伤和难过,然后用一个仪式来跟这段不幸的经历说“再见”。最终,悲伤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这就是正视悲伤,用仪式感来终结悲伤的含义。

真实的人可以有不足,也可以有悲伤。

父亲在每年过年时总会和家人喝一杯,从新年缅怀逝去的亲人说起往事时也总会泪洒当场。他在我童年里传递给我的规则、力量和荣誉一直在影响着我的人生。他在表达脆弱时丝毫没有影响过我对他的看法,虽然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反而让我感觉父亲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真实情感的人、值得尊重的人。

我不否认面具人,毕竟每个人在社会上行走是需要面具的。但把场面上的话说完私下里还是装腔作势是没有灵魂的。换句话说,活得太累!

当我们承认自己也有脆弱的时刻时,我们就能够从亲人那里获得谅解。脆弱不是软弱,承认脆弱恰恰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书中举例,美国休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布芮尼·布朗是研究“脆弱”的先驱人物。她将脆弱定义为不确定性、风险和情绪表露。

布朗教授认为这三件事的逻辑是,生活中处处充满不确定性,我们不确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确定别人会不会拒绝我们......无处不在的不确定让我们感到焦虑,害怕对方发现我们真实的样子。我们向他人表露情绪、呈现脆弱的一面是有风险的。

布朗教授花了六年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结果是:愿意表达脆弱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而对我自我价值心存疑虑的人更倾向于隐藏脆弱和悲伤。

大家都听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句话让多少男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还有父母执拗把它奉为圭臬。又有多少人在表达脆弱渲泄情感时被他人提醒这是懦弱。

然而,人们更喜欢真实的人,而脆弱恰恰是一个真实的人才会有的表现。呈现脆弱的过程,恰恰是一种自我表露,即把关于自己的信息,如经历、看法、情绪等,坦诚地告诉别人。

自我表露可以接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陌生人尚且如是,对家人、孩子来说,自我表露恰恰是信任的表现,也会进一步接近彼此的情感距离。

人际交往上的自我表露其实更是一种高明的社交方式。在电视剧《知否》中,盛明兰合府大摆筵宴。小公爷续娶的申氏在见过明兰后以侄儿媳妇自居拐弯抹角地打听小公爷之前和明兰的事。明兰接过话头毫不客气地以长辈自居,倒是让申氏没脸。但转身明兰为了让小公爷夫妇两人和睦,拉着申氏的手说“……这世上对咱们女子要求太高,若我们女子再去为难自己,那咱这辈子可就真没法活了。如今,咱们把话说坦白了,彼此心里都有个数,日后也就没什么失望不失望的了。”

明兰因是小门庶女,嫁入侯府被满汴京城的人说是高嫁。可侯府这一大家子的烂糟事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如今,她和小公爷都已婚嫁,少年时的青涩爱恋也是过眼云烟。明兰深知在这内忧外患之中,只有自我表露才能拉拢更多的朋友不至于成为敌手。毕竟,小公爷和顾侯还有明兰有同窗之谊。

明兰的自我表露让申氏大惊,还问明兰这是否有点“交浅言深”,但明兰笑答,有多少误会都是交深言浅造成的。后来,申氏也成了明兰的拥趸,和小公爷一起帮助明兰扛过了最难的时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