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 ——读《苏东坡传》卷一感悟

2018-12-16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生意气_挥斥方遒

        我眼中的苏东坡成熟稳重,带有卓越的见解,才华横溢,气度慷慨大方若桃花飘香三千里,令人敬仰,令人折服。然而这般熠熠闪灼的天才幼时,也如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与成年后截然不同的童年。苏子瞻的才华,不仅得益于天生赋予的资质,还有周围环境的熏陶滋养。

        苏东坡出生于四川的眉山。山峦间的急流、小桥流水,夏季的碧荷以及千百竿翠竹构成的竹林,优美的环境,使苏东坡炼成了自然纯朴、亢言直论、浪漫多情的天性。幼年除读书之外,苏东坡还喜欢窥探鸟巢,到村中赶集,到菜园中掘土,此时的他自由而幸福。他与大自然的亲近,也许就导致了他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也就是林语堂所说的“真纯”。不仅如此,四川人骨髓中的性格也烙印在了苏东坡身上。“四川的居民,甚至远在宋代,就吃苦耐劳,机警善变,有自持自治的精神。”而苏东坡幼时就能言善辩,他的文章清晰有力,思想透彻、逻辑清晰,这也为他在官场上进谏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苏东坡的童年笼罩在最贤明的君主统治之下。那时皇帝极力推崇文学艺术,文学清风在社会中盛行,各种各样的诗句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范仲淹、欧阳修激发了幼时苏东坡的写作热情。这就如同一棵刚刚萌发的树芽急切地想要破土而出,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苏东坡进入中等院校时,将教材逐字抄写,以便能够背的滚瓜烂熟。母亲教苏东坡识字,父亲苏洵听儿子高声诵读经典并矫正苏东坡的读音。弟弟苏辙与苏东坡情同手足,为师亦为友。这样端正开放的家庭教育中,苏东坡不仅积累了扎实的文学素养,在幸福快乐中学会了各种才艺,还获得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到开封应试时,由于苏东坡卓越的才华,令他在众多考生中崭露头角。他的任性骄纵令自身锋芒毕露。庸俗华丽堆砌之风风靡时,苏东坡的清新质朴如同石头撞击了清泉,溅起一层层水花,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为之赞叹,“读苏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喜极泣下”。从之之后,欧阳修的提拔与教导,使本就天资聪颖的苏东坡从一个青翠的幼苗逐渐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欧阳修的帮助也是苏东坡成才的一大原因之一。

        书东坡的魔力,在于幼时培养起来的倔强多言,心直口快,爱憎分明。他的淳朴自然、乐观积极、慷慨厚道是从童年时期被熏陶、被感染而形成的。

——何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