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散文我是你的港湾

读 董小妹1995《记一位简书优秀作者的陨落》有感

2018-06-20  本文已影响345人  巴黎早安
图片:百度图片

早上7点整,准时坐到电脑前准备今天的写作。按照惯例先翻翻简书首页看看有没有好的推送文。于是就读到了董小妹1995的这篇《记一位简书优秀作者的陨落》。小姑娘(应该是95年的吧)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有分析有结论,文章简洁明了。让80后大姐姐很是觉得后生可畏。简书这个平台聚集了各个年龄段的写作爱好者,也确实让我感受了有理不在声高,有才不在年龄大小。

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说出了我,这一介在简书上”写文章给自己看“的人的心声。入简25天,坚持每日更文,文章:25篇;字数:35267;收获喜欢:19。

我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激情满满到渐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再到重新调整心态再度出发。我想和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想法。

1. 关于耐心


每个来到简书的人最起码是热爱写作的人,也有很多人已经多多少少获得了一些认可,是怀揣着一个文学梦寻找 到简书这个平台的。所以对它有期待,认为这也许是一条通往梦想的“捷径”。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比你有才华,比你写的好的人在简书里实在太多了。好像刚刚爬到了一口深井快要见天日的地方又瞬间滑了下去。于是你开始怀疑,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呢?还是老老实实上班,老老实实学些专业知识来得实惠?

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在她的成名作《成为作家》这本书里举了一个马克吐温曾经用过的例子,说一个人想成为锡匠,从给师傅扫地烧水开水,两年后,如果师傅觉得你还不错,会赏你两件旧衣服,用业余时间教他怎么使用工具;之后需要很多年师傅才真正开始教授干货,然后再过很多年后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称得上专业的锡匠。马克吐温也说到,热爱写作的年轻人真是一群“好奇心”非常重的人,还不到一年的实践实践,就渴望自己已经成为“作家”,并且遇到障碍还会懊恼。

我欣慰地发现了原来这个问题不仅存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和我这个人身上。

所以,我开始调整心态。

从想写到能写再到写得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旅程。即便是村上春树在29岁时靠《且听风吟》一举成名,那也绝不是像他形容的那样“轻而易举”,只不过他在他前1/3的人生中已经读书破万卷,才华早已经悄悄地潜进了他的大脑中。

我反复问自己,写作到底在我的生活中有多重要,是不是真的打算重新启程,用也许非常漫长的光阴和巨大的努力去获取哪怕一点点的成绩?我是一个”假外向性格“,真心话只能提起笔来说给不相识的人。写作这件事情于我,就像吃饭和睡觉。所以我将心态调整到回归井底,我会像蜗牛一样,每天一点点往上爬。

井外的天空固然尚遥远,但还是能望得到的。现在即使阅读者为0,我依然会每天按时按量更文。并且在尝试着其他我不熟悉的文体,从中发掘一些其他的力量。

2. 关于文体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随波逐流, 一个写作的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只求点击量”。 董小妹提到的那个迷失在点击量中的作者何尝不是你,不是我。终究热爱写作的人都是一群表达欲非常强烈的人。喜欢被阅读,渴望被“喜欢”, 这几乎是一种“本能”。 但是就像人生中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见到光就横冲直撞,不加思考, 那么最终沦落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满足了一时的虚荣而毁掉了半生的才华。

如果一个人确实是刚开始接触写作,那么我建议多多尝试各种文体,想到什么都可以写,所谓“意识流”写作,不要过分思考文体这件事情。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你擅长的文体和世界在你面前的棱角会自然呈现出来。 这个时候就要着重和有意识去发展自己的长处。不要听信有些作者说的所谓“写这样的文体吧,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更多和更快的收入”。相信食物链需要各种动植物,这个世界需要各类文章。你写只要足够好,一定会找到你立足的那个点。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表达过类似于“这个世界是一个完美的圆,我们每个人都是组成这个圆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意义,相信你的内心,追随你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将自己内心渴望表达的真实地表达出来,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将“真”的东西做好了,“阅读量”自然就上来了。

3. 关于简书


我很幸运在我需要和找到简书的时候,它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平台,影响力也在一步步地提高。在这个全民写作的时代,简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对专业的,安静的,又比较容易聚焦的一个写作地点。目前在国内此类功能性门户是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不过我相信应该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凯觎这块大蛋糕。

我们爱简书,这里就像一个虚拟的大家庭,我也真心希望简书能一直做下去,并且做的越来越好。 毕竟我们在这里开始了写作之旅,希望也在这里实现我们的写作梦想。 

我相信简书最终能够生存下去的支点还是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就像大家已经意识到了,确实是作者多于读者。而且很多作者的“reference”是名作家,毕竟他们能够提供的养分更足。而如果外面的读者没有进来,自己的作者又不会太多地去读通水平作者写的,势必会造成作者多,读者少的局面。

第一,我确实看到了简书在此方面的一些努力:降低门槛为作者出书,开放式专栏,各个栏目编辑尽心尽力地审核,与作者交流等等。

第二,作为普通作者(我相信我代表了大多数的作者的水平和想法),我来简书除了有一个共享平台,更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提高和帮助。除了一些付费的写作课程,简书是否有其他途径让大家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第三,付费的课程里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其他的内容,比如绘画。我个人非常喜欢绘画,但是我绝对不会在简书去寻找绘画课程。因为我觉得写作就是写作,简书就是写作的平台,一个单纯而热烈的写作平台。不要掺杂了其他的东西破坏了简书的专业性。

以上絮絮叨叨地就是一些我个人的浅见。

说到底,我,相信很多作者,就简书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它真的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陪伴我们共同成长和见证我们的努力的温馨的大家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