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二狗

感性的产品狗有什么不好?

2017-03-11  本文已影响19人  二狗先森

读完戴维·布鲁克斯编著的《社会动物》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感性既然总是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那我们还要感性干嘛?

先来看看书中的核心观点:

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社会关系比个体选择更为重要,性格比智商更为重要,灵活应变的有机系统比线性呆板的机械系统更为重要,群体智慧比个体思考更为重要。

理性与感性哪个更为重要?

对于这个话题,我自知没什么资格可以去谈论,毕竟自己还那么年轻,经历的都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起大落,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你侬我侬,谈何来的理性和感性的理解呢?

如果按照一个人能顺顺利利活到80岁计算,那现在我的人生才过不到1/3,还有2/3的路,也就是说现在的自己才30出头,很多经历都没经历,那么怎么能诠释的明白这所谓的理性和感性呢?

尽管,我不能很好的诠释它,但是今天还就是想聊聊这个本不属于我的话题。

------------我开始讲故事了------------

在简·奥斯丁的《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和玛丽安娜两姐妹出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

姐姐埃莉诺是一位理性的女性代表,她为人处世冷静理智,在感情的问题上理性不冲动。她在选择对象时,不讲仪表,而讲人品,爱上了为人坦率热诚的爱德华。

与姐姐相反,妹妹玛丽安是一个热情奔放、情感外露的女子。她聪明灵耀,对爱情抱有太多浪漫色彩的幻想,一心想嫁个富有、人品出众、风流倜傥的如意郎君。她择偶的标准更多的是注重仪表和财富,而非人品。

小说以两姐妹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

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以约翰·达什伍德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以威洛比为代表的人物在感情上又是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实际上却冷漠无情,自私透顶。

作者最终赞赏的是姐姐埃莉诺,因为她既重感情又有理智。这表明了简·奥斯丁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想:人不能没有感情,但感情应受理智的制约。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因为他们不会冷漠,也不会热情高涨;他们心中喜悦却不曾狂欢哈笑;他们对事物感受度高,能作成相应对策,却不会盲从。

理性与感性的定义是什么呢?

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意思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理性的人的优点:很有逻辑,沉稳自信,遇事冷静,处变不惊,考虑问题周到细致。

理性的人的缺点:相对比较冷漠,缺乏激情,不适合从事文学艺术类职业。

感性:指人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感性的人,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更遵从自己的意识,也就是习惯于从心所想出发,不会更多的考虑客观条件。

感性的人的优点:感情丰富、有人情味、心软善良、情感细腻、感受力强、艺术天赋高、浪漫、具有感染力。

感性的人缺点: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观、情绪化。

理性更注重事实,感性更注重情感。理性的人是一部哲学,感性的人是一首诗。

如果感觉我说的太晦涩难懂,下面我将用两张图来更加直观的表现理性与感性形态!

理性严谨的汪

感性如诗的汪

哈够“狗”直观吧!

理性与感性其实都在我们的手里拽着,我相信感性通常在我们的右手里、理性在左手上。因为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右撇子,右手使用的几率比左手的多,继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人们通常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

每一个人在面对着感性与理性的问题时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停顿,这段时间持续的长短会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瞬间,也许是一辈子,也许根本就没有这个转变,也就是一辈子都没有思考过。

当你遇到了太多的套路,还能坚持相信有美好和感动,不失为一种本心。

请珍惜你遇事时的感性抉择,那反映的是你的性情,而非智商。

很多人都想弄明白咪蒙文章的阅读量为什么那么高,去分析她的标题、选题和语言风格。但最重要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看她文章的人,在现实社会中,被自己的理性压抑太久,才需要一些不理性来宣泄情绪吗?

毕竟,这世界越理性,感性越可贵。

作为答谢送大家一张壁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