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散文

“远足”活动的魅力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82人  青莲红鱼

近几年来,每到春天,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外出踏青,分年级开展“远足”活动。

为何叫“远足”?我的理解是:路途遥远的走路。按设计的线路,全程有20多公里,无论是城乡公路,还是山区土路,都是全凭一双脚去走完,这对于平日里多在校园遛达遛达的师生而言,还是颇具挑战性的。可是,自从有这个话动以来,我是一年也不愿意落下的,哪怕双脚走出水泡也是痛并快乐着。回味那一路的辛苦与喜悦,感觉人的身心都在从冬日的僵冷中变得柔和起来。“远足”,己然成了每年春天的一道难以割舍的大餐,惹人盼望并欣然享用。

我为什么会割舍不下,再苦再累也不愿放弃“远足”的乐趣呢?我想,除了这种徒步的方式可以健身洗肺,挑战自我,下面的图片也一定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路边的土豆花 沿着嘉陵江,行走在张飞古道上, 清透的嘉陵江水在眼前柔波荡漾 水中有山树倒影,如诗如画 用脚丈量山林小径,用眼欣赏沿途风景 张飞古道上的嘉陵江边打鱼人家 路边野花列队相迎 张飞古道上石刻不少。这是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据说李商隐就是在北碚的小三峡写下的这首诗。 这块石头上刻的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逃难时曾经过这里。 景色如画,师生如行画轴中
“远足”也是课业繁重的学子们的精神大餐。多年以后,他们也一定记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