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闻有感

2019-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泉水与树_

这些日子先生都在做拆迁,听到拆迁这个词往往就会让人产生不好的印象,但在他的解释下,我发现他们的工作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不好”。甚至在一些层面,他们还过分“老实”了。

城市需要发展,所以农村就会逐渐被划进拆迁范围,不论是地铁建设还是各类场馆的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土地,但人们往往只会将注意力放在价格上,所以就造成了许多的困难。其实很好理解,有的村落已经在一个地方生存了百年,要拿钱来换走他们熟悉的生存之地真的很难。试想一下谁会愿意放弃自己一户一栋的房屋,选择去居住小区楼房?不过这不是今天主要想说的问题,今天主要想谈的是先生遇到的“家族内斗”。

是的,拆迁就会涉及到赔偿,凡和钱挂钩,总少不了亲人翻脸的现场。两位70多岁的老人家是亲房关系,他们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祖屋就在俩隔壁,现在涉及拆迁,赔偿金额巨大,但其中一位阿婆死死咬定这栋祖屋的四分之三是属于他们家的,阿公听了很生气,明明是一人一半的面积,怎么到这个时候就变成大部分是你家的了?于是就到现场去查看,并找来了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人来作证,来的第一位论辈分是两位当事人的叔婆,虽是叔婆,但与两位当事人年纪相仿,刚到她就告诉两位当事人不要吵架,然后说了房子的事情,哪一块是谁家的,非常清楚,阿公同意了这个说法,但阿婆仍然不肯认同,阿婆提出要换个证人,于是去找了全村年纪最大的爷爷。因为爷爷已经行动不便,所以在场的人决定一起到他的家里去,在路上,这位阿婆一直念念叨叨,不停的咒骂老阿公,老阿公一言不发,默默地走着。到了爷爷家里,他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笑了笑,叫家人拿来纸笔,画出了那栋祖屋的结构,并且十分详细的说明了每一间房是谁家的,当年用来做什么,基本和叔婆说的一致。连着找了两个证人都是一样的证词,阿婆没话说了,只能认了下来。而阿公自始至终都没进入这位爷爷的家中,只是在外面和爷爷打了个招呼,知道爷爷给他做了证也没有说什么,脸上看不出一点喜悦的心情。

听完先生所说的这个事情,不难理解阿公为什么一点都不开心,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感情肯定不是一般的好,没曾想两人都已年过花甲,却还要为了拆迁费撕破脸皮,换谁应该都不会高兴,那一路上阿婆一直骂他他却一句话都不说,当时一定是难过极了。拆迁费对于一些穷苦的人来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可以改变一家人今后的境遇,可以让原本拮据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到交心的朋友,更买不到从小一起长大的这份感情。所以啊,在金钱面前,我们还是应该要理智一些,不要为了几张纸失去人生中更重要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