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15、轮回《道德经》

2024-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痴老猫

15、轮回

老子一直在探讨我们的生命能活得健康点和长久一点圣人治下的邦国也能长治和久安。但生命万物终究逃脱不了轮回的命运,一切又都回到了刍狗这个起点。终点亦是起点,在佛教称轮回,而老子讲:吾以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我们来看看老子眼中的轮回:

致虚极,守静笃。虚到极至又静到近乎不动,这不是万物诞生前的混沌,这是万物轮回的某一阶段,比如冬季,万物萧条。

又因为老子前面说过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原因。于是又在某一个时间里,比如春天,‘万物并作’:万物复苏,蓬勃而发。所有的生命万物,在天地的四季轮回里,亦重复着自己的轮回,老子也注意到了这个轮回的现象:‘吾以观复’

而之后,又一次归于虚静:万物枯黄如同叶落归根,物质归于天地,能量也散入天地,自身消于虚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而在谷神的作用下,会又一次万物并作。但老子的观复,不同于佛教的轮回,老子很悲观。老子一次一次地看到虚与静,而万物并作只是虚与静的背景与前提。

所以老子顺着虚静来阐述他看到的复: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眼中的复,着眼点落于‘归根曰静’,这‘归根和静’,才是老子要重点强调的轮回的常态,老子选择性地无视了‘万物并作’。

知道万物消亡是万物轮回的根本规律和常态,这才算是个明白人,不要老盯着新生,要时刻记着归根,不然,将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说白了,还是得有危机意识。

知常容:知道万物轮回归根的规律,才能做到这一章讲到的‘不欲盈’,保持一种空的、无的状态。容不是从容的容,也不是包容的容,是有容乃大的容,空虚不盈的意思。

容乃公:要做到容,要空虚不盈,这得放弃占有,佛教里叫布施,而老子称之为公,与占有的私相对。

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又回到上一章的‘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啰嗦,其实一句公乃道多直接,人道也好,王道也好,天道也好,在天人合一的体系下,都要保持不欲盈,苟着!

道乃久,没身不殆:符合天道就能长久,终身没有危险。于人叫健康长寿,于邦国天下,叫长治久安!

老子从万物从混沌中生成说起,讲生讲死的讲轮回的,只是在告诉我们,想不入轮回是不可能的,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但健康长寿和长治久安是可以老追求的。道乃久,没身不殆。

接下来老子要讲怎样老算长治久安,怎样老能长汉久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