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朋友圈新功能--思考时间管理

2020-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平凡的人pxf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01—微信朋友圈新功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功能,最近我的微信里面出现了这个新功能。“跳到还没看的位置”。我问了周围其他朋友,目前都没有这功能。估计这是微信灰度测试。

功能初衷,是想让用户阅读朋友圈更多内容。从而增加在微信停留更长时间。我猜测产品功能出现有二原因:

其一,估计是微信从信息阅读数据能看到,朋友圈消息阅读数据下降。有了这个功能后,至少能从阅读行动角度多一个入口。

其二,之前朋友圈信息流都是按照时间维度倒序排列的。信息只有时间属性,用户喜好属性、标签属性都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说,你经常看某个人的朋友圈,那么微信会不会就主动将这些你常看的信息,通过这个新入口链接起来呢?再比如你主要看朋友圈的内容分类属性,微信会把朋友圈里面相同属类的内容通过这个入口连接起来。总之,这个新入口背后的想象空间很大。限于自身,只能猜测一二。

02—时间去哪儿?

其实各种APP产品,想法设法推出新功能就是想多占用用户时间。无奈我们凡人一天也只有24小时。这么多时间能花在这些app产品上面的时间能有多少呢?我们来分析下,24小时都花费在什么地方。

第一,工作生存因素。指我们赖以维系生活的时间消耗。90%的人这部分时间都在正常工作。一般工作时长是8小时。对于我们码农来说,加上加班时间,这部分时间可能会超过12小时。 ̄□ ̄||。我们暂且按正常8小时计算。

第二,辅助生存因素。这部分指,消耗在上下班途中的时间。一般上、下班时间消耗差不多2个小时。有些人由于地理因素影响可能更长,我们也暂且按2小时计算。

第三,中午饭时间。一般公司中午饭时间会有2个小时,是想着大家在吃饭后能休息一会,下午工作效率会更高。

以上三部分时间共计12小时是没法压缩的。对于程序猿来说,这三部分时间可能会更长。

下来就来看看很弹性的时间消耗了。

第一,睡觉时间。普通人一般需要8小时睡眠。牛逼的人可能仅需要,5个小时或者更少。据史书记载,清世宗雍正皇帝每天休息不到4个小时。看来皇帝这工作也不好干呀,我们普通人没这个体魄,两三天可能就挂了。

第二,晚饭时间。这部分时间能干的事情就比较多了,花费时间跨度也很大。有孩子的可能从回家后,边吃饭,边给辅导作业开始的。活动结束有时候很愉快,有时候就会鸡飞狗跳,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不仅影响孩子和家长双方感情,主要影响家长正常睡眠(作业做不好,家长夜不能寐的)。o(╥﹏╥)o。

没有孩子的,可能利用这个时间约几个朋友,喝个小酒,联络联络感情。也有的回家后,早早准备学习,用来提升自己。也有人估计今天不爽,直接回家躺尸。不一而论。

有人说,为啥没早餐时间。从我自身来说,工作这么多年就没有早餐时间,都是在上班路上解决的。

上面这个表格,红色部分是不能压缩的时间红线。正常人,这个时间都必须完成正常工作内容。蓝色部分,暂定7个小时睡眠时间。13,14点吃饭,估计会花掉1个小时,有一个小时弹性时间。20-24共5个小时,弹性时间。有人用来辅导作业,有人用来唱歌,有人用来喝酒聚餐,有人看电影。以我个人为例,留给各种APP的时间,每天也就1-2个小时。由此可见,每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所以互联网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大家都激烈的竞争用户空闲的弹性时间。

那么为什么工作时间长了,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会有很大的差距呢?差距大就在于大家对弹性时间的对待上面,对时间管理方法上面。

03—时间管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管理时间呢?时间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提出过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四象限法则,主要用紧急性,重要性标准来做区分。定义认为:重要性--你个人觉得有价值且对你的使命、价值观及首要目标有意义的活动。紧急性--你或别人使你认为需要立刻处理的紧急事件或活动。

工作在第一象限,一直在救火,容易让人压力大,精疲力尽,忙于收拾残局。

工作在第三象限,感觉非常忙碌,但是对个人一直没有效果提升。忙于在别人打扰下工作。

工作在第四象限,没有成就感,不被人需要,依赖他人生活。

工作在第二象限,工作有计划,人生有规划,有成就感。

由此可见,我们要规划好第二象限的工作,只有做好了第二象限的工作,才能避免第一象限的救火。用流程约束第三象限的打扰,尽量不做第四象限行为。

经过这么一分析,就能很清晰的知道我们要将时间花费在哪些事情上面。花费在哪些事情上面,对我们来说,才不算浪费时间。愿我们都能把握住时间,在有限时间里面干更有价值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