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这一个”——李娟《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文本解读(限时作业讲评

2021-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叶页210

关键词:诗化表达  生命体验  互文解读

一、读出“这一个”的文体特征

李娟这篇文章与《我们的裁缝店》《我的阿勒泰》语言特征和文体风格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出强烈的诗化特征。判别文体特征,是我们进入文本的重要的一环,这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以何种角度进入文本。

既然是诗化散文,含蓄、象征便是诗化散文重要的特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内容时,不能将所写内容理解为完全的写实,要去思考含蓄文字和所写内容背后的象征意味,即由表入里,由实入虚。例如,大棕熊、年幼的阿娜尔、洗衣的少女等意象的象征意味。再如,“她曾从那露珠中打开无数扇通向最微小世界的门”、“你唱了好几句才捕捉到自己的声音”、“你发现街道如此空旷,行人素不相识”等语句的深刻内涵。这些意象和句子都需仔细咀嚼,才能理解含蓄表达背后的深意。

二、感悟“这一个”的生命体验

有了正确的解读方向,接下来读者需要调动所有的人生体验和阅读体验沉浸到文本中去理解,在品读文字时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贴着作者的文字感受和理解。

例如:“夜行的人,若你不唱歌的话,不惊醒这黑夜的话,就永远也走不出呼蓝别斯了。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这孤独疲惫的心。”这句话是理解整个这篇文章一个很好的撬动点。读者很容易读出此句在讲心灵孤独疲惫的困境,而森林和山路象征了对心灵的围困。再根据下文“说不出的话永远只能哽咽在嗓子眼里,流不出的泪只在心中滴滴悬结坚硬的钟乳石”,“直到唱得完全打开了自己”,这几句的共性就是对内心感受的书写,由此我们得出阅读的总结——这篇散文是在通过特定的意象书写作者的内心状态或者叫生命感受。

基于这个结论,我们带着这种认识重新进入文本,就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更为深入的发现。例如,“大棕熊”到底是什么?可根据互文阅读的技巧来理解,“唱了歌,熊就不敢来了”“大棕熊你快点跑……钻进最深的洞穴里去”“大棕熊,以歌为分界线,让我们生活得更平静一些吧”,寻找以上句子的共同特性——“大棕熊”是要抵御的东西,要赶走的东西。再根据刚才得出的“心灵书写”和意象解读的结论,综合思考,“大棕熊”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恐惧的心灵状态。以“大声唱歌”来抵御恐惧,“直到完全唱得打开自己为止”就是在努力释放困在恐惧中的内心,“直到唱得完全离开自己为止”就是心灵得到完全的释放,获得了自由。

那么我们结合文本其他小节内容进一步思考。

“夜路”不仅是恐惧,还是孤独、疲惫、困境、悲伤、无助、迷茫、挣扎等等,是无数种心灵坠入的黑暗深渊。

“唱歌”是寻找、驱赶、释放、点亮,是无数盏在黑暗中为前行的路努力要点亮的灯火。

(以上结论均要基于文本内容,课上已讲,不再赘述。)

此文呈现了一个心灵的挣扎、抗争和成长。文末:棕熊已为你让路,“你发现街道如此空旷,行人素不相识。”此时,作者内心依旧孤独,却有了一些回归自我的安宁。

联想到几句诗:

顾城: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阿多尼斯:我要在失明的眼眶里,寻找最后的羽毛。(从刘欣余同学随笔中读到)

你会感觉到,李娟是把最真实的心灵,掏出来袒露给你,没有一丝遮掩和矫饰。生命带着创伤,李娟却能够从中挤出生活的力量,这样对生命真实的、有力量的,有省察的散文,在当下多么难得。

“到目前为止,我的写作只与我的个人生活有关。”——李娟

选择文中的关键语句改编成诗歌更容易看出此文与诗的联系,也能理清作者心灵历程。

走夜路要大声地歌唱

夜行的人啊

黑暗中你们一遍又一遍地经过了些什么呢

在你们身边的那些暗处

有什么被你永远地擦肩而过

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

这孤独疲惫的心

夜行的人啊

要是不唱歌的话

黑暗中教我到哪里去找你,教我如何回到呼蓝别斯

那么多的路,连绵的森林,起伏的大地

再多的木薪也找不到一粒火种

再长的寿命也得不到片刻的自如

要是不唱歌的话

流不出的泪只在心中

滴滴悬结坚硬的钟乳石

火柴擦了好几下才引燃一束火苗

你唱了好几句才捕捉到自己的声音

大声地唱啊唱啊

直到唱得完全打开了自己为止

直到唱得离开了自己为止

大声地唱啊

让远方的大棕熊也听到了

静静地起身

为你在遥远的地方让路

你发现

街道如此空旷,行人素不相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