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背后的逻辑
DS成了为了网红地方,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今天个人聊聊个人知道的DS背后的逻辑。
1、DS为什么成为网红?
因为该地债务多,还建了个标志性的网红建筑SS楼,所以最近“DS”出名了。
2、为什么债务会被爆出来?
那是因为当地欠了部分金融机构的钱违约了,没快速解决掉,时间久了不解决,有些背后的利益相关方就会找媒体曝光,这一曝光后,顺带把当地的债务也给曝光,然后又有一大堆“福尔摩斯”去探究有更多的原因,结果就把网红建筑给发现了,顺带还发现了其它一些大的标志物。
3、债务为什么会违约呢?
因为它丧失了再融资能力,没几个机构愿意给它续做贷款。但肯定不是因为什么成本高债务高才失去了再融资能力的。据我们了解,在上一波宽周期大概15,16年时候吧,当时市场资产荒比较厉害,黔那边城投,票面利率只有6,7个点的,有些连个A级信用都没有的,都被市场上那帮人抢的飞起。至于现在媒体报道的那边成本高的现象,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像DS这种地方,现在即使给出高一倍的收益,估计都没几个人愿意去。
为什么后面融资成本会那么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丧失了再融资能力,越没融资能力时,越需要更高的成本才能融到钱。
4、为什么会丧失再融资能力呢?
其实还是跟前几年当地的政C有很大关系,早些年城投在发债时,金融机构有道风控措施要求地方ZF或者部门出具担保函,很多机构也是加了那一条风控措施后才给的授信,但后来,上头出了个政策明确不允许地方ZF直接出去举债和做担保,上面出了这个政策,下面的肯定要去执行,落到地方上执行的效率也是有缓有急,但GZ那边用力过猛,当时给金融机构说的是要撤回以前风控措施里面的ZF出具的担保函之类的文件。这条指令下去后,当时把很多金融机构吓坏了,都误以为当地要耍赖,金融机构的人认为:即使要执行提前撤回ZF出具的担保函文件的政策,那也应该是像发达省份地区优先带头做,哪能轮到GZ来带头做呢?自己啥情况又不是不了解,机构也都是在横向比较各个地方情况。所以有些金融机构直接提要求要提前结束到期债务,即使不能提前撤走资金的,到期的资金几乎都不太愿意继续放给当地。其它的机构看见别人都跑了后,很多也就跟风走了,再不走,自己就成了接盘侠。走的越多后,再融资能力越差。
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还是再往上,一但丧失了再融资能力后,后面要想再举债,那要付出的成本会直线增长,如果要是再发生实质性违约,信用受损,那融资将会更困难,别说一个小小的DS了,即使是美国政府欠的国债,它要是丧失了再融资能力的话,美国国债也会违约,道理都是一样的。
专业的事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幸运的是,最近这两年,各个地方都陆续配置了金融领域出身的主管金融的副S、副S、副区县级别的领导,甚至有些地方一把手主抓当地的金融,这是一个相当积极的现象,比那些所谓的风控措施管用多了。懂专业又有能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这估计就是人才的价值,只有有了懂行的人去合理的制定并执行政策,下面的人才能更容易的去干好活。
GZ那边尤其是DS的进展,我们一直都是在密切关注中,后面找时间,再聊聊我们知道的其它情况。
作者简介:乐山大佛,CHFP专业理财规划师,财经专栏作家。公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