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开始自传写作?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番茄_Tomato

自传,是一个人写的关于自己成长经历传记式文学的体裁。主要是以回忆为主,中间夹杂一些自己的想法,抒发某种情绪。自传是回忆录的一种。

自传,凡人眼中高大上的词,代表的是一类成功学的书,常与历史伟人、商业领袖相伴。

一般读者都会对传奇人物的自传充满兴趣和好奇,想去了解这些不凡人物的成长轨迹和成功史,希冀从他们的言行中能有所得、有所悟,发现并总结他们成功的诀窍,移花接木,指导并改善自己的生活、工作,乃至自创的事业。

听起来“自传”与普通人毫无瓜葛,还为什么要给自己写自传?是觉得自己这小半辈子很牛X、有能力来指导读者改善生活和工作么?

这是个误解。上面提及的传记作用,只是指名人的传记,有较强的普世价值,对广大群众都受用。即使无法复制,从他们的经历中学习一些精神、一些态度,总结出一些能为我所用的规律,也是好的。毕竟人只能活一次,自己经历和积累的经验有限,博采众长才是好方法。

而这里说的普通人的自传,更多的是给自己看,为自己做总结。那么这个花了大力气写出来、却只给自己看、为自己总结的系列文章有什么用呢?此处简单列举下。

一、复盘这半辈子,改善不足,提高自我

这几年,很多人都开始学习复盘,给自己每天、每周甚至每月的经历作复盘,反思近期得失,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这是聚焦当下。

但,大多数人都忘了给自己活到当下为止活过的经历作个大复盘,总结这小半生的人生经验教训。这是聚焦人生。

总有些事,是自己重复掉入的坑,只有从大维度上去发觉、去归纳这些大问题,犹如给自己做一次大数据分析,才有可能去真正了解它们、解决它们,即把自己从眼前的琐碎和苟且中抽身,从大尺度上审视自己已度过的岁月,给自己的人生做个局部 KPI 考核。只有反思缺点,总结不足,接着为之后的生活立下改正这些缺陷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犹如诊断一般,唯有做个彻底的检查,查出病因和病灶,有的放矢,该手术去手术、该吃药去吃药、该治疗去治疗。

人是多面的,而且性格、特质比虚构的小说人物还丰满。因此,除了上面说到的要寻找、改正的一堆缺点外,还有不少闪光点。睁大自己的眼睛,正视自己的长处,无需过分谦卑,平和看待,挖掘自己的优点,承认并接纳自己的长处和特质,可以增加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和勇气。甚至还可以将这些优点糅合在一起发扬光大,做些又擅长、又能养活自己的事,改变自己为糊口而工作、被动出卖劳动力的状况。

复盘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总结已经历的事件,在未来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可以处理得更好。因此复盘的时间不能过晚,否则于事无补,甚至没有足够长的残存生命能支持你去实践所总结出的经验。当你行将就木或已长眠后才出自传,那这事就与你自身无关了,而只与读者有关。

二、挖掘“我”之所以为“我”的成因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源于不同的个性、性格、学识、思想、价值观等。正因此,世人虽多,却很难遇到各方面都极为类似的人。正如这世上叶子虽多,却没有完全一样的叶子一样,是这世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特征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习经历、工作情况、癖好习惯、特殊境遇以及所遇到的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影响,这多方因素造就了“我”之所以为“我”,犹如锻造一般,相同的原材料,加入不同的添加物,在不同的炉膛、用不同的温度下、用不同的节奏力度角度来锻打、又用不同的液体淬炼,最后得出不同的利器。而想要得出一柄神兵,各添加物必然稀奇,各锻造条件必然苛刻,难度极大,且非大毅力者无法完成锻造。

而我们就是自己人生的锻造者。现在的半成品就握在你手中,到底会是把稀世神兵还是把普通刀剑,还无法作定论。但,可以回顾以往的锻造过程,用现在已经锻造半把兵器的经验来重新审视过去的每次添加材料、每次调整火候、每次敲打是否得当,当前的状态距离自己预想打造的兵刃有多大差距,未来如何修正、完成剩下半个阶段的锻造。

而如何理解、判断现阶段的半成品,后半阶段的锻造又如何去下手,都取决于对前半阶段的功夫和效果如何去参悟。

换句话说,如何深刻了解当前的你,未来又想成为怎样的人,这需要回归本源,去深入分析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造就了现在的你。

三、 盘点“遗愿清单”,逐一实现梦想

有一部老电影,叫作《遗愿清单》,说的是两位绝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的时光里,按照他们所列的未实现愿望的清单,走出医院逐步去实现、去体验的故事,这个过程让他们明白生活的真谛。

而现实生活中,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戏剧性的跳出一个富豪来无条件支持你去实现什么未竟的梦想。想要不留遗憾的离开这个世界,就得在你还有时间、还有体能、还有能力的时候,将自己剖析个彻底,真正明白自己想要追寻些什么、想要实现些什么、有哪些能弥补的遗憾,趁现在还年轻、还有较多的可能性的时候,靠自己的努力去一一实现。

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要知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奔向生命消逝的路上。

学过时间管理的都知道一点:要事先行,主要是对于日常工作、生活。那要事对生命而言呢,何尝不是要事先行?那什么是你的要事呢?只要自己才能给自己答案。如何给?自我剖析。怎么剖析?写出自己过往的经历来,写出自己的闪光点来,写出自己的行为偏好来,写出自己的关注点来,归纳整理总结,找出你的能力和使命,去完成它、实现它,不枉来一遭这人世间。

生命里也不光有使命,还有感兴趣的、希望实现的小愿望,把它们从被时间尘封众多杂物中找出来、抽出来,洗擦干净,挂起来,天天都能看到,去激励自己逐一实现。

无论是目标、使命还是这些小愿望,都是要不断惦记着、念想着,才有可能实现的一天,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得在心中种下这些执念。如果过得稀里糊涂、总指望着哪天突然能梦想成真,这犹如自己天天好吃懒做、指望自己突然一夜暴富一样,得看天,看哪天天上真掉馅儿饼还恰巧砸你头上。把自己唯一且不可逆的生命过程和中大奖一般可忽略不计的微小概率绑在一起,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家庭的不负责。惦念着目标、使命、愿望,无时无刻不想方设法靠近、完成、实现,才是正路。

四、锻炼由说到写的能力,沉淀思维

一提到写文章,就想到应试教育时的命题作文,犹如见到年幼时用来抽过你的戒尺、竹枝或衣架,有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恐惧。因为这份恐惧几乎伴随了你整个学习时光,影响了你十多年的心理状态。分析下原因,就是当年动不了笔、写不出内容,面对作文题目没有感觉,无法引发思考和联想,大脑空空,而外界压力又逼着你不得不动笔,于是写作成为了你的刑罚,写作时间就是你的受刑时间,并且如生理期一般,定期来那么几次,强化了你的记忆和感受,给你柔弱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

再作进一步分析,你当年为什么写不出内容?很简单,平时读书少、思考得也少呗。另一点是,对那些作文题毫无兴趣呗。

那么你现在书读得多了吧?即使书读得不多,公众号、头条、知乎等各种推送文章看得也不少吧?阅读量显著提高了吧?经历过的事、相处过的人也不少了吧?微博、朋友圈也没少发吧?微信聊天讨论没少打字吧?有些人甚至用讯飞输入法,打字就像说话一样自然。综合上面种种,基础的写作对你没啥难度了吧?“作文”更多的只是代表一段求学阶段的记忆和体验,而不是一块无法愈合的生理缺陷了吧?所以啊,别去再想“作文”这段经历,现在只是单纯的写文章,并且是你想写、你愿意写、你有内容可以写的文章,仅此而已。

有些人说,“说”不是挺好的嘛,多省时省力,干嘛还去写什么文章,写出那么多东西给别人看,又没有稿酬,也未必有人看。

这里想说的是,文字是精炼概括、系统组织后的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和思维,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琢磨研究后的叙述和表达,与一般多用作交流沟通、传递简单信息的口头语言相比是两码事。文字更有深度和内涵,反映的是作者的思维,表达的是作者的思考,讲出的道理比平时的口头语言更扎实、更透彻、更值得回味甚至反复阅读。这些特点是由信息传递和接收方式、目的、准备时间所决定的。

文章写得多,自己就相应的得思考得多,否则就写不出值得看的内容来。反过来说,文章写得多了,思考能力就锻炼得多,想得比别人更远、更多,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就更深邃、更立体、更全面。

而此次的自由写作选择的是写自传,这就不怕没东西可写、就不怕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因为都是独属于你的独特经历和体验,也唯有自己才能将自己的自传写得透彻、完整(即使想请人写也没这资格、没这资历不是)。

五、结语

写出独属于自己的自传,像给自我去画像,画得像不像、生不生动,除了辅助技法外,就看自己用不用心了。

写出独属于自己的自传,就当作是给自己重生一次的礼物和仪式吧,向过去告个别,就像给旅游过的地方写游记一样,在遗忘之前,将那些景点和地方再回味一下,说声再见,然后向着新的目的地,再整装出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